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渎┒窗俪龅募偕瑁约安豢稍て谇铱赡芗钤兜暮蠊佟=幌美椎赂:腿牟烤估匆馊绾危撬挥性诨卮鹎跋人较潞吞⑼饨徊砍ど塘浚炊豢诰途芫飧鎏嵋椤K愿猩硕巧目谖潜硎荆恼筒慷游蘼塾形廾拦蓟岜N澜鹈拧⒙碜妫牌獾航帷笆ブ泄嗣竦淖鹁础薄N背ず头蛉诵瓷宰鲂菹ⅱ凇

  ① FRUS (1955…1957); vol。2: China; pp。510…513; Ambrose; Eisenhower; pp。242…244。

  ② 同上注。

  当蒋氏夫妇又回来开会,蒋平静细数美国在外岛问题上,对他的承诺多次反反复复。他接下来解释说,如果他撤出金门、马祖,中国人民将不会支持他,“美国就得另外找个蒋介石”,无可避免地,情势就会走向“施压托管福尔摩莎”。但是,他表示不希望让美国难堪,一旦出了事情,他说 也应该由“(国民政府)中国来当输家,不是美国”。他不愿美国替他的政府涉入战争,他也了解艾森豪总统的立场,但他认为中共不会攻打金门、马祖,除非是为了要攻台,而这也要等俄国人预备发动世界大战才会发生,因此“不需要神经紧张,担心这些外岛或中国筑起海防”。换句话说,这些封锁并不需要,不需要去冒爆发战争的风险①。

  ① 同上注。

  蒋对大陆威胁台湾及外岛的评估,出现令人难以相信的大逆转①。美国人直到第二天晚间会商,一定都还搞不清楚。蒋后来才对雷德福和饶伯森讲出,他拒绝艾森豪封锁中国海岸提议的最重要原因。他告诉他们,他根本“没信心”在他放弃外岛后,美国会长久持续此一封锁做法。他暗示在他的盘算里,如果美国提议的此一海上行动会有和中国爆发战争之虞,美国一旦面临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很快就会退缩;或者是果真爆发冲突,美国也会寻求和平而舍弃台湾。他客气地下了结语,拜托雷德福和饶伯森向艾森豪转达“最大的敬意及个人相信美国的动机良善”,也表达他“深感抱歉”不能接受艾森豪的大胆方案②。

  ① FRUS (1955…1957); vol。2: China; pp。510…513。

  ② 同上注,pp。510…513,523…525。

  蒋在日记里并没有如此冷静的反应。他认为美国人“完全为欺诈之谈”、“盲幼无知”,以为他会相信他们。他也认为这个提议是英国人搞的阴谋,想骗他撤离外岛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25; 27; and 29; 1955; box 51; folder 11。 他写饶伯森是“混帐”,但雷徳福至少还是“正人君子”。

  委员长成功抵拒美国要他撤出金门、马祖的压力,这消息在外岛和台湾本岛大多数军民之间传开。高阶文武官员可能也多所知悉,蒋不仅拒绝美国一个陆战队师和一个空军航空联队进驻台湾,也没有受美国诱惑放弃这些“可恶的”外岛。美国军援继续流往金、马国军部队,美国军事顾问甚至还继续在外鸟工作。事实上,雷德福和饶伯森访台后不久,蒋没通知美方就又加派一个师进驻金门(蔡斯将军和国务院都反对,但是由于调动已经进行了,华府只好默许)①。外岛守军和对面的共军又恢复紧张却和平共处的状况,两边都顺着风向空飘宣传气球要给对方,有时候还夹带香皂当礼物。

  ① Condit; Joint Chiefs; p。208。

  在蒋眼里,他已经从美方赢得道德胜利,从危机中也取得重大利益——签署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也从美国得到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可是,毛泽东的收获更大——苏联答应提供核武给中国。此外,就在雷德福和饶伯森访台的同一个星期,发生了一件促使美、中走向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双边会谈的事。

  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亚非国家万隆会议上公开宣布,中国愿意和美国坐下来谈判,缓解远东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台湾地区的紧张。”①他又说,中国将以和平手段追求解放台湾。艾森豪的回应是,“如果有机会进一步缓和紧张局势”,他预备和中方谈判②。杜勒斯说,美国“当然不会脱离对我们盟友中华民国诚信光荣的道路”,但蒋对美方的决定另有不同的解读③。蒋清楚地相信,如果北京表态愿意,共和党政府就会被吸引去寻求东亚和平,透过和中共和好以弱化中苏集团,并且以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方案解决台湾问题④。

  ① Harry Harding(何汉理)and Yuan Ming; ed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45…1955 (Wilmington; Del。: SR Books; 1989); pp。276…277。

  ② Ambrose; Eisenhower; p。244。

  ③ FRUS (1955…1957); vol。2: China; pp。519…520。

  ④ Condit; Joint Chiefs。 p。208。

  蒋经国的秘密行动部门有一个特别作业组驻在香港,负责在大陆进行暗杀和破坏。据说,这个小组1955年吸收了香港启德机场一名工作人员,放了一颗炸弹在一架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飞机上,它预备在4月11日载中国代表团飞往参加万隆会议。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可是,缅甸领导人宇努邀请周恩来和他一起从仰光飞往万隆,周恩来接受了。由于周恩来的飞行计划秘而不宣,爆炸计划如期实施,印航飞机在南海上空爆炸,机上中国代表团成员无一幸免。

  一般认为炸弹及引爆器是由中情局提供,交给国民政府在香港的情报单位执行任务。根据曾锐生的说法,现有证据指出周恩来事先就知道有此阴谋,才秘密变更他的旅行计划。或许蒋介石、或许至少蒋经国批准暗杀老蒋在中共的这个老朋友①。16年后,周恩来和基辛格就1955年印航 爆炸事件有诡异的讨论。周告诉基辛格说,偷放炸弹的那个人逃到台湾。可是,周没有指控国民党或蒋介石涉及此事,他反而说:“这种事情有时候不是政府的责任,有些人可能自作主张做事。”②但是1955年这起事件发生后,蒋在日记写下,这架飞机起火“匪人全部覆灭,惜周恩来未在该机”③。这不能证明蒋事先知道此一阴谋。事实上,他或许在事后传话给周表白他不知情,才会有周在1971年对基辛格的一番话。即使如此,尽管他在事件前后偶尔会和周恩来暗通信息,蒋、周显然已渐行渐远。

  ① Wendell L。Minnick; 〃Target Zhou Enlai;〃 FEER 158; no。28 (July 13; 1995): 54。

  ② 关于周恩来与基辛格1971年的讨论,请见FRUS (1969…1972); vol。17: China; pp。503…504。

  ③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16; 1955; box 51; folder 11。

  这段时期,蒋氏父子升高对付共产党的秘密及准军事行动,而且有鉴于和华府的关系更稳,他们决定也要对委员长国内的对手除之而后快。1955年5月某天早晨,经国手下特务前往孙立人的家,宣告将他软禁。蒋在前一年已拔掉孙的总司令官职,派他为“总统府参军长”,而现在不仅孙被控叛乱,他底下一名军官还被控阴谋挟持委员长。蒋长久以来认为孙是最可能领导反蒋政变的将领,虽然此一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他却似乎越来越担心在他身后,孙可能结合陈诚,构成经国接班的最大威胁。蒋不认为美国人会介入,但他仍然写下:“能不戒慎乎。”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May 28; 1955; box 51; folder 12。

  雷德福在华府听到孙立人被捕,大吃一惊。两蒋父子的这位保守派友人传话给委员长,声称孙是“国军最能干的将领,他不可能是共产党”,又说孙“对政工的批评是对的”①。陈诚奉命担任不讨好的工作——主持孙案调查委员会。他弄出一份含糊的报告,蒋决定“不惩罚”孙立人,但把他留置在台中的家“观察”。蓝钦大使前往探视,发现孙怡然自得地种植玫瑰花②。这一软禁却变成长达33年的强迫独居。

  ① Wellington Koo; Reminiscences of Wellington Koo; Oral History; Butler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undated; pp。287…288。

  ② Rankin; China Assignment; p。273。

  经国也认为他的养弟是个潜在对手。孙立人被捕前几个月,蒋纬国结束美国的研修受训回国,期待出任军事情报副首长。但是据纬国的说法,经国说服父亲让他担任较不敏感的国防部作战次长①。

  ① 1995年6月10日,蒋纬国在台北受访。

  1950年代初期,美国的经济援助加上对台湾安全继续的新信心,开始产生效应。1951至1964年美国经济援助合计15亿美元,以人均数字来看居全球之最。美援占这段期间台湾资本形成的40%左右,大部分投资在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上面。技术官僚严家淦、尹仲容之外,又有学物理的工程师李国鼎来管经济、财政事务。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复会)主任委员蒋梦麟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知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些人的能力和正直受人尊敬,也成为美国人欣赏的高级官员。在这些高阶决策官员底下,还有许多经济、财政专家,其中不少人接受过西方教育,组成一支高度干练、相当诚实的中阶专业技术官僚团队①。

  ① Murray A。Rubinstein; ed。; Taiwan: A New History (Armonk; N。Y。: M。E。Sharpe; 1999); p。325。

  打从一开始,蒋就相当放手让这些干练的官僚去管理台湾财政、经济事务,包括美援运用和土地改革。陈诚和蒋经国都主张,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优先度仅次于安全,因为长期而言,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攸关政权之存亡①。蒋显然也同意,因此强力支持陈诚持续推动土地改革。虽然政府是拿台湾仕绅而非外省人仕绅的土地来重新分配,但如果蒋在大陆也能有同样紧密的政治控制,他肯定也会在大陆推动土地改革。1953年1月,政府宣布改革方案最重大的举措:任何地主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7。2英亩中等级稻田。自耕农由36%跃升为65%,佃农降为11%②。政府拿四大公司(原本是日产)的股票偿付向地主征收的土地。最大的地主们(绝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住在城镇里)又向别人买下股票,他们及其子孙变成岛上第一代新企业主,不仅在扩张旧工业部门担任重要角色,也跨足金融业,并投资1950年代在政府鼓励下兴起的新型轻工业③。

  ① 1995年9月7日,李国鼎在台北受访。

  ② Hung…mao Tien(田弘茂); The Great Transi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9); p。23; FEER 27; no。15 (October 8; 1959): 585; Rubinstein; Taiwan; pp。325…328。

  ③ Rubinstein; Taiwan; p。327。

  农复会不仅积极参与土地重分配,推动提升农家生产力和所得,也致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它的重要计划包括控制肺结核、性病,提升孕妇和幼童照护。到了1960年,公共卫生人员实际上已扑灭疟疾、并降低八成的肺结核及砂眼。最后,全省广设好几百个卫生所,以低廉费用提供农家基本照护①。这是亚洲农村人口生活和平革命的开端,替台湾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