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职界小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当时有没有害怕?”包轩此时带着阴险又狡黠的笑容问道,见状,慕蓉冷哼了一声回道:“我是女孩子会害怕是正常的,有什么大不了得,怎么,你就那么高兴?”

“啊不不不,我没那意思,嘿嘿”见慕蓉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包轩没敢再过分。

时间不大,慕蓉要等的车来了,都有些失落的两个人各自怀揣着内心的不舍,向对方挥手告别,在车门关上的那一刹那,包轩仿佛看到了慕蓉对自己会心的笑容,那是包轩以前从未感受过的,那一刻,仿佛包轩的灵魂都有种想要追随那笑容而去的冲动

之后的事情,包轩没有继续再回忆下去,因为此时包轩已经进入了梦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抽出时间来回忆一下美好的往事令包轩在睡梦中都露出了微微的笑容,至于包轩在梦中是否还会再见到那个“小辣椒”,答案恐怕只有包轩自己才知道。

第12章 新人苗国

包轩这两天的心情都很不错,工作上能够日结日清的完成当天的工作,家庭里,老妈这几天难得的没有在唠叨他,在包轩的价值观里,老妈的唠叨胜过一切外界干扰。

包轩心情不错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再过一周就到了他23岁的生日了,每次过生日都会有一大帮哥们来凑热闹,大家有时去外面hAppy一下,有时也会在家里低调愉乐。

每次过生日,包轩都会将大家伙召集在一起,这次也不例外,忙完了一整天的工作后,包轩打的直奔约好的地点。

一下车,包轩抬头看了看,一个挂满了霓虹灯的匾额出现在他眼前,上面写着:良缘餐厅。

走进餐厅的大门后,从老远,包轩就发现一个人正夸张的朝他招手,打了声招呼后,包轩走了过去,随即进了一个包间,算上包轩,包间里一共坐了十个人,原本互相聊天的众人见到包轩来了之后都忙着向他打招呼,此时桌上已经摆满了菜,看样子就等包轩到位了。

一名染着黄头发的人一边搂着包轩肩膀一边抽了口烟后说道:“我说你丫怎么才来啊,菜都凉了知不知道。”旁边一人连忙附和道:“就是,我都快饿死了,就为了等你。”

包轩连忙道歉道:“对不住了啊,实在抱歉,路上堵车给耽误了,今儿这顿我请,我请。”

“你拉倒吧,带钱了吗就装大,负责把这些都干掉就行了。”一名身穿夹克的人说话的同时还指了指一桌子菜。

“哈哈,来来来,大家把酒杯端起来,今儿是咱包哥的生日,我先敬咱轩哥一杯。”那名黄头发的人此时端起桌上的酒杯说道。

包轩见状连忙摆手道:“你丫甭来这套,要敬你们大伙一起敬我,一个个来我还活不活了!”

屋内顿时响起一片爽朗的笑声

那晚过后,23岁的包轩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和兄弟们一起这么高兴过了,如今再不比上学那会逍遥自在,大家都在一天天成熟起来,有时包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高中生放学后聚在一起lang费大好时光时,心中都是不禁有些感慨“身在福中不知福”。

天气渐渐变热,转眼立夏了,本来就喜欢出汗的包轩最讨厌夏天,一到夏天,包轩汗出的多不说,衣服也必须换的非常勤,不然的话就会给人造成不讲卫生的印象。

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的衣服可以换洗,包轩专门挑了一个还算比较凉快的周末去南三环的百荣商场转了转。

转了一上午,包轩看中了两件t恤,可是价格都是有些贵,天生嘴皮子利索的包轩在与商贩艰苦地进行了口水拉锯战后,以自己满意的价格将货弄到手,之后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买了两件廉价的白色衬衫,这才心满意足的打到回府。

刚一进家门,包轩的将手机放到桌上,忽然间看到手机上竟然有4个未接来电,查看之下包轩发现是单位负责培训的王宇梅打来的,通过交谈,包轩得知,王宇梅老家来电催她回去结婚,因时间紧迫王宇梅没有多余的时间耽搁,在告知人事部各同事之后便匆匆离去。

王宇梅的离开意味着张杨的任务又来了,经过层层筛选和深思熟虑之后,刘彤在众多应聘者中看中了一人,25岁的北京小伙子,苗国。

苗国从外表上看就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酷似刘烨的外表令他那本来就棱角分明的脸庞又增添了几分锐气,但是也能看出此人平日不苟言笑,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第一眼见到苗国的时候包轩心里就诧异,这家伙不会是一个“魔鬼教师”吧。

培训专员入职前的最后一项考核,以《团队精神》为主题准备一套ppt,到时候所有人事部的人一起参加,如果大家一致感觉不错的话就算过关。

这显然难不倒苗国,在考核当天,苗国清晰的思路以及丰富的知识夺得了众人的掌声,主要是他讲的内容几乎都是书本上没有的,这说明此人的经验和阅历不凡,但是他严肃的风格倒是搞得气氛有些压抑,不过却没有给整体效果造成影响。

苗国正式加入了林康的大家庭内,在正式上岗第一天,刘彤亲自为苗国做了各部门介绍,这种待遇很少出现,看样子这苗国在刘彤心中的分量不轻,就连入职手续也没有经入行未深的包轩的手,而是由包轩的师傅方婕办理的。

几天相处下来,包轩觉得苗国这个人还算不错,虽然长的丧了点,但是人还是说得过去的,起码素质很高,和包轩在饭店接触过的那些人有着鲜明的对比,再有,就是苗国这个人非常好学,也乐得给他人解惑,因为苗国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梦想,讲课欲望非常强,他的口头禅就是:“来,给你做个培训。”

苗国曾在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工作过,办事讲究规律,在林康最初的几天里苗国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因为这几天他主要是在熟悉有关培训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等,等到工作真正步入正轨后苗国发现,林康的很多工作都没有规律。

就拿入职培训来说吧,员工办理晚入职后立刻进行入职培训,这一点苗国感觉极为不适应,因为员工办理入职是随机性的,可以说只要张杨那边面试没问题了,包轩就会通知人家办理手续,甚至当天面试通过后如果资料带的齐全的话当时就办,这也就意味着苗国要随时做好为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的准备,终于某日,苗国就这个问题和包轩进行了一次沟通。

“包轩,我觉得咱们在办理入职方面有部分应该改善一下。”办完了一场新员工培训后,苗国在办公室内与包轩说道。

包轩正好统计完当月的入职率后听到苗国似乎有话要说便好奇的问:“哦?哪些部分应该改善?”

苗国说道:“办理入职的时间方面。咱们的入职流程上应该将办理入职时间固定下来,而不应该是随时,这样的话咱们在做事之前也好有个计划。”

听到苗国的建议后,包轩思索了一下,觉得也挺有道理,之所以自己感觉工作和繁忙,主要原因就是在一个没有计划上,指不定什么时候张杨就会给包轩一张填好的求职登记表,这样的不确定事项占据了包轩每周工作时间的30%,人少还行,如果人多的话那么他包轩这一天就甭干别的了。

两人统一了意向之后,开始对问题解决上进行讨论,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包轩发现一般周一和周五通知办理入职的人往往不来的情况居多,那么办理入职的时间最好定在周二至周四,由于周三人事部通常不是很忙,因此办理入职及入职培训的时间定在每周三上午进行,时间为两个小时。

按照公司规定,应聘者所填写的求职登记表上必须要有刘彤的签字确认才可以通知其办理入职,所以为了统一标准,张杨也要改变以往随时找刘彤签字的办事方法。

周一和周五分别是otc和临床销售两大销售团队开会的时间,刘彤作为总经理助理也是要参加的,所以这两天不适合,那么就只剩下周二和周四这两天了。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包轩、张杨以及苗国统一意见,每周二和周四,张杨将面试合格的应聘者汇总之后统一找刘彤签字然后转交包轩,包轩当天通知对方办理入职,办理入职时间为每周三上午九点开始。

这一意见得到了刘彤的支持,自此包轩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得充裕了很多,顶多每周三会比较忙,但是其他时间包轩能够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工作,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像灭火队员一样,哪里有火哪里有我了。

自从这苗国来到林康之后,规范了许多办事流程,这一举动在公司内反响不同,有人觉得是好事,同样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存在差异现象的,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反,有对就会有错,苗国的多次上报申请整改公司的个别制度及规定遭到了一些原本打算混日子的人的不满,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初那有些落后的工作方法,忽然按照新的管理理念来整改对于他们来说无法适应,这样的话由于需要花时间适应新制度而耽误工作效率的话,责任由谁来当?这个疑问被问到了总经办。

由于提出反对意见的都是一些元老级得员工,都是当初陪着总经理一路闯关到现在的,对于他们总经理已经有了特殊的感情,不会因为苗国一个人的原因而勉强他们去适应什么新制度,但是苗国这边态度也很明确,不更改现有的一些制度规定他的工作将无法顺利的开展下去,因为培训工作也是和其他部门有一定衔接的。

公司现有的工作制度维持了十多年了,如果想一下子转变过来那是天方夜谭,苗国自己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只能将这个想法设为最终目标。

要想成功调整当前制度,首先就得让这帮人都接受,起码是大多数人接受,可是难就难在如何才能让这帮人接受,某日,苗国敲开了刘彤办公室的门,经过了一番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后,苗国满面红光的从刘彤的办公室里出来,看样子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并且这个办法也得到了刘彤的支持。

在一次周例会上,苗国详细说明了他的计划,为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也为了培养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公司计划将在近期开展一次为期两天的户外拓展培训。

第13章 无法前进的脚步

林康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公司的创始人是兄弟俩,哥哥叫陈大京,弟弟叫陈小京。

这兄弟俩都不是医药专业出身,可是都在一家当时比较知名的医药企业内从事过销售工作,后来自立门户单干,原本兄弟俩的愿景是很美好的,可是现实的残酷以及其他无奈的原因,阻止了公司发展的脚步。

公司成立于1999年,当时公司里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想法,大家都一门心思只想着能为公司赚来钱,不会因为多加一小时班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为晚发几天工资而不依不饶,而公司也给予员工绝对的关怀和照顾,整个团体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倾力奋斗的。

在那样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公司很快便发展起来,由原先十几人的小公司成长到了拥有二百人以上的中型企业。

原本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挤进上市公司的行列,可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各扫门前雪;互相推责任,在公司的经营逐渐稳定之后,之前从来没有过的问题相继出现,搞得兄弟俩是焦头烂额。

在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一些老资格的员工也都相继离开,有些是主动的,而有些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