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中的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因斯坦不得不在他的论文中写上这样的话:“假设我们的见解是符合实际的”。普朗
克始终认为,光和其它形式电磁辐射是由波动构成的;因而是无限可分的:分立的能量元
或量子只是连续波与物质化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效应,例如在光的吸收扣辐射过程中所表
现出的,但却不是光波的基本特征。其他物理学家也长期持这种看法。按照爱因斯坦19
05年的假设,光本身正是由分立元或量子构成的,也就是说,光(和任何形式的电磁辐
射)必定具有一种“细胞”状的结构。在爱因斯坦的概念中,量子是光本身的基个特征,
而不是以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表现出来。尽管科学家和科学史家今大一般都称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但光子的概念是很晚才建立的,而且它另外还有动量的性
质。而且,爱因斯坦直到临终以前(如在去世前一周的一次采访中)仍然坚持说,它
“不是一个理论”,因为它不能为光学现象提供个圆满的解释。
    尽管爱因斯坦的论文是假说性的,启发性的,不完整的和理论上的,但其中确实有
一节是极为重要的、确定的,可以通过直接实验加以验证。这部分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
应的讨论光电效应现象是赫兹于1887年发现的.它的许多特性是P.勒纳德于1902年观察
到的。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会引发电子辐射。实验表明、入射光
必须超过某个频率以后,才能打出电子;实验还表明,不同金属的“临界”频率是不同
的。爱因斯坦指出,假设光是由分立的量子构成,那么“最简单的设想是”,一个“光
量子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如果光(或辐射〕是单色的,频多为v ,则每
个光量子的能量为hv。这个能量要做两件事:克服金属对电子的束缚力而作“功”(P);
给辐射电子一定的功能(E);电子离开金属表面时拥有的能量用公式表示就是:
    E+P=hv
    或
    E=hv-P.
    爱因斯坦公式解释了光电效应的一些规律。一个规律是,辐射电子的动能E与光的亮
度或强度无关,而只取决于它的频率。(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光强是光子数目的量度,
表明辐射电子的数目,而非能量)。公式还揭示了辐射电子的能量E与入射光频率v 之间
的定量关系。另一个规律是,每一种金属在光电辐射过程中,都有一个确定的最小频率。
爱因斯坦公式对此的解释是:光电效应只有当频率足够大,使得hv 大于P时才会发生。
    爱因斯坦的公式还预言:E直接根据v 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根据实验给出动能与频率
的关系图,那么直线的斜率就是普朗克常数h。不久后,J、J.汤姆森的学生A.L.休斯
以及其他一些人各自进行了验证性实验,结果证明了爱因斯坦公式的正确性。但真正的
判决性的实验是R。A.密立根做出的;这些实验不仅确证了爱因斯坦公式,而且得到了一
个新的,很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见惠顿1983)。
    密立根关于这些实验的论文(1916)是相当奇特的。尽管他承认“在每一个场合”,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均能够“精确地预言实验的观测结果”,但他又称,爱因
斯坦赖以推导出这个公式的“半微粒理论,目前似乎完全站不住脚”。他在当年又一次
重复了他的立场,指出爱因斯坦的“电磁光细胞假说”是“大胆的”,实际上“也是粗
糙的”。在《论电子》(1917)一书中,密立根写道,爱因斯坦公式是“一个和支持他
的假说一样大胆的预言”,但爱因斯坦这个激进的预言完全没有“逻辑基础”。密立根
说,结果发现“爱因斯坦的这个公式”竟然能够‘精确地预言”密立根和其他人“通过
实验获得的事实”,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在他的书里,严然是一个革命的敌人的密立根,
并没有实事求是地告诉他的读者,他本人进行这些实验的目的是推翻爱因斯坦公式,也
包括公式赖以建立的光量子假说。1949年,密立根承认在他的一生中曾花了十年时间
“检验爱因斯坦1905年的公式”。他写道,“结果和我所有的预期相反,在1915年我不
得不宣布它无异议地被实验证实,尽管它似乎不合常理。”
    密立根(1948,344)清楚地表达了他反对爱因斯坦光量子概念的理由:它们“似乎
完全违背了我们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全部知识”,以及波动理论的实验基础。1911年;
爱因斯坦本人感到,他必须公开“声明光量子概念的权宜性特征”,因为它“似乎无法
与已经得到完全证实的波动理论协调一致”。佩斯发现,爱因斯坦的谨慎“几乎被误解
为他的犹豫不决”,这一事实可以解释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例如,爱因斯坦的拥护者
冯·劳厄1907年在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他听说爱因斯坦“放弃了他的光量子假说”
后很高兴。冯·劳厄并非唯一产生误解的人。1912年索末菲说,爱因斯坦不再坚持“他
(1905)提出的大胆的观点了”。而密立根在1913年宣称,“我相信”爱因斯坦“大约
在两年前,…已放弃了”他的光量子概念。1916年,密立根又一次宣称,尽管实验证实
了爱因斯坦公式,但它所依据的“物理学理论”被证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此我相
信,爱因斯坦本人也不再坚持它了”。但深入研究过爱因斯坦论文和信件的佩斯指出,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某个时候放弃过他的1905年所做的任何宣言”。R.斯图威尔
(1975,75-77)于1975年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宣布,爱因斯坦从未对他的光量子假说有
过任何动摇,事实上,他本人对此“越来越深信不疑”。
    直至1918年,卢瑟福(见佩斯1982,386)还说,“能量与频率之间的这种明显联系,
物理学至今还不能做出解释。”佩斯在研究这段插曲时指出,“甚至在光电效应预言被
证实和接受之后,除了爱因斯坦本人外,几乎没有任何人在光量子方面做过任何工作”。
作为证据,佩斯引证了1922年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金时的贺词。爱因斯坦不是因为他的
相对论,也不是他的光量子理论,而是“因对理论物理学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因发现了
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奖。”因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爱因斯坦的革命性贡献当时
只是停留在理论革命阶段,并未得到实际上的支持。
    密立根企图否定爱因斯坦新观念这件事,不能简单地以此认为当时的物理学界普遍
存在着反对爱因斯坦开创性观点的潮流。对爱因斯坦理论观点的一般态度是不予理睬,
而不是积极论战。作为一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密立根确实是一个例外。1913年,一份
推荐爱因斯坦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土的正式文件,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一般态度。在
这份文件上签名的是四位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因斯坦的支持者,他们是M.普朗克,W.能
斯特,H.鲁本斯,和E.华伯。这份发表于1962年文件(见佩斯1982,382)高度评价了
爱因斯坦的杰出贡献,它甚至宣称:“在大大丰富现代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研究领域中,
爱因斯坦几乎对每一个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然后,他们感到应该原谅爱因斯
坦“有时……也会在他的思索中失去目标”,例如“他的光量子假说”,在谈到原谅这
一过失时,他们补充说:“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没有一点冒险精神,也是不可能引
进全新的思想的。”即使荷马也有弄错的时候。
    量子论和光谱:玻尔原子模型
    前面谈到的并非量子论发展的唯一线索。1912年,在曼彻斯特卢瑟福实验室工作的
一位年轻的丹麦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原子模型。N.玻尔最初接触的是卢瑟福
的原子模型,它如同一个高度缩小的太阳系,中央原子核周围是“轨道行星”一样的电
子。玻尔模型的革命性在于,新的“原子模型”能够解释一定频率的光的辐射和吸收。
他采用了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即能量“明显可分的辐射”是存在的。然后他指出,“普
朗克关于原子系统行为的理论之普遍适用性,是爱因斯坦最早指出的,“并得到了其他
物理学家的发展。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玻尔假设:处在稳定轨道上的电子既不发生辐射
也不吸收能量,但当它从一个稳定轨道“跃迁”到另一能量较低的轨道时,原子就会辐
射出一个光量子;反之,当电子吸收一个光量于时,它将“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
玻尔指出,以此为基础,他能够推导出几个已知的光谱学定律。这就是著名的、革命性
的“古典”量子论的起源。
    很难判断被尔当初是如何看待自己理论的革命性的。从1913年到1924年,他肯定在
尝试尽可能使他的理论包容更多的经典概念,以使其以“符合伟大传统”的形态出现。
然而,玻尔在谈到他最初的理论时,只是称其为原子“模型”,这使人想起了爱因斯坦
在1905年他的光量子论文中使用的特定的用语“启发性”。到了20年代初,几乎没有任
何人怀疑玻尔理论的革命性,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玻尔理论后来的发展
包括,从单电子原子(氢)扩展为双电子原子(氦);引进椭圆轨道的概念。许多物理
学家对这一伟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除玻尔外,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A.索未菲。同
所有革命性的科学思想一样,玻尔的量子论也没有立即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接受,尽管他
与实验发现的规律在数值上符合得更好。或许这种推迟的原因并非由于玻尔原子模型和
光谱量子论本质的革命性,而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战后,几乎每一个著名
的科学家都对量于论发展的重要结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玻尔理论本质上是与爱因斯坦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二者都假定电子与光子相
互作用的方式是一对一的。在表述光电效应时,爱因斯坦考虑了光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引
起吸能电子辐射并脱离物质表面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玻尔理论中是一种极端条件间离
子化);当光子能量较小时,电子不会脱离原子,仅仅“跃迁”到更高的轨道。玻尔理
论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是所谓分立态与定态概念,也就是轨道的概念。而且,正如爱
因斯坦一样,玻尔也提出了一个直接同麦克斯韦物理学基本原理相矛盾的假设。麦克斯
韦认为,在电场(原子核周围的正电场)中运动的带电体(电子)必然发生辐射。按照
所有已被接受的物理学原理,一个轨道电子必然会因为辐射的缘故不断地减少它的能量,
那么它的运动轨道也就会不断地降低直至最终落入原子核内。但玻尔假定,一个电子能
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原子核旋转,而不会释放能量而发生辐射,这就是影响这一理论被
接受的主要障碍。M.V.劳厄就是反对者之一,他怀疑玻尔理论的主要理由是其直接违
反麦克斯韦物理学。
    那些在3O年代开始学习物理学的人如我本人,一定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时,量
子论课程(以及许多教科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先进行一番历史回顾,然后才开始正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