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买那些花树,就花了许多本钱。大哥居然看中那个,讲价怕也要小两千两才能到手,他哪里有那许多现银?转过年玉珠和雪珠的学费就要七八百两,脱不了还是我爹娘给他掏。我猜爹是不会给他垫这个钱的。”
李知远摇头叹气,“大哥真是……今日阳光甚好,咱们家去住几日吧,回头回来陪老师和师母吃年夜饭,元旦还要祭祀呢,咱们非得在家住。”
三省草堂东边其实只是三进的宅院,前头给王耀祖一家住下,嫂子侄女一堆人,李知远住外头书房也不便,住英华那院也不便,他说要搬回家去住原也是正理。更何况新年祭祀原是各家管各家。柳三娘虽然不放心,家里也确实住不下,不得不让他小两口回家去。
到家他两人也不分开,李知远把家务帐挪到东院头一进的书房,和英华一人占一个书桌,面对面坐着,他料理李家的家务,英华看她自己的陪嫁田产。
英华在娘家住着,兄嫂来家,亲戚们来来去去,她都要出来露个脸陪着说几句话。一直都不得空细看。现在得空理她的嫁妆,她就先把田产都提出来,照着地契上的四至去查府志和县志,看地方气候和出产,再把跟她陪嫁过来专管田庄的几个管家喊来,商量过完年先种什么,后种什么。然后估算赋税各项,每个庄大约留多少现银,又要留多少开支,还有存粮如何处理,耕牛过冬等等等等。英华的几个管家说的头头是道,英华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听,等管家们给出建议,她比较之后再选一个,虽然说起来事情繁琐,其实处理起来很快。李知远那边才把一年的家务帐理过一遍,英华这边已经把明年田庄上一年的大事都安排好了,连赋税的预算都做好了,最后扣除各项开支和留出来的明年费用,今年的实物地租不算,到手的现银差不多有四千一百两银。
英华把实物地租的单子取来过目,就问李知远:“咱们家备年礼是怎么备的?都送亲戚们什么?是花银子买还是怎样?”
“从前没分家,都是冬至加年礼折现二百四十两银给大舅。”李知远提到送年礼就皱眉,“今年冬至我是折现的,一家十两银。分开来看,十两银略简薄了些。然要配礼我又没有头绪,你帮我参详一下?”
“我娘家送王家亲戚们,冬至礼是二十斤腊肉,鱼干、菌干、红枣、栗子各一篓,再有杂色干果子一布口袋。送年礼就是两盒过年的点心,两盒江米。除了点心是现买的,别的都是我娘庄上出产。”英华就手取了张纸,写:腊肉一刀,干鱼一篓,点心两盒,杂色干果子半口袋。写完给李知远看,说:“点心你使人去镇上的点心铺去买,别的我那里现成,我帮你备好?”
“好。”李知远答的十分干脆,这些东西其实也不是很值钱,但是看着很丰盛,又都是过年用得上的,送亲戚们很合适。他把这个单子拿去抄给舅舅们的礼帖,抄完了又想起来,问:“这些都是你庄上的地租?多的你打算怎么办?匀些与我吧,我有用呢。”
“我用不了的,镇上的粮铺会作价收购。”英华笑了,“五柳镇如今也有五六万人常住,再加上皇城那边的城厢军,一天要吃多少下去!粮铺那边的管事巴不得我全卖给他。不过听我爹说,学里很有几个用功上进的学生家里过的不大好,所以我特意多留了些,打算备点年货,回头你用三省草堂的名义给人送去吧。”
李知远大乐,道:“我本来和姐夫商量好了我们两个凑些银钱,给素日用功刻苦的那几位同窗办些年货,你这里有现成的,那就更好了。娘子,你要怎么配年货送人?”
“一石米,两只板鸭,十斤腊肉,十斤鲜肉,两尾鱼。”英华笑道:“鲜肉和鱼要现买。我把送舅母和杨家还有亲戚们的数扣下来,剩的不少。你看你要多少。我一起开个调单去仓库调来。”
李知远不乐意英华掏私房送亲戚,皱眉拦道:“送舅舅和杨家还有各家亲戚的礼当是家里备,你自己还备一份做什么。我去泉州弄到几百坛好果子酒,还有一百来瓶不错的香露花露,各色香料并象牙犀角都得论箱数。香露花露留不久的,咱们打点打点,今年全送出去罢。”说着就拉英华去看仓库。陈夫人正院后头的仓库一打开,饶是见惯了好东西的英华,都觉得闪花了眼。和仓库里摆着的这些金闪闪珠子宝石亮晶晶的物件比,原来摆她屋里的那几架红地屏风真心算朴素的。英华一边走,一边看着好木料上镶的那些华丽宝石,心都碎成渣渣,摸着一个五光十色闪闪亮的灯笼架叹息:“真真是好雕工,可惜了。”
李知远摇头,拉着媳妇儿到角落里,拉开一个大柜给她看,柜里有几格,每一格里都是一排一排码得整整齐齐的银螺纹盖琉璃瓶儿,里头装着澄黄的,淡粉的,浅紫的诸如此类的香花露,英华顺手捡了一瓶摇一摇,闻得是玫瑰香露,她就放了回去,重捡一瓶再闻,淡淡的蔷薇花香。英华就把这瓶捞在手里,笑道:“这个香味儿我喜欢,别都送人,给我留几瓶。”
李知远乐了,道:“这个是泉州附近的言氏作坊秘制的香露,你喜欢,我每年给你买十瓶来,如何?”
英华把那个瓶儿放在手里拧来拧去,摇头道:“我一年顶多也就用两瓶的量,留六瓶与我就足够了,过几年新京城的铺子多起来,有什么是买不到的?”
李知远亲自把香露点数。回来把今年新添要走的亲戚数一数,和英华商量着把礼配齐了,朝各亲戚家送礼。陈家那样的亲戚自然是送实惠的,柳家那边的亲戚和天波府杨家,又另是一样送法。两口子在家比在三省草堂还忙,这边送礼出去,那边亲戚们回礼还要收进来。李知远还要抽空代表老师送年货给三省草堂的几位同窗。
王耀祖年前最后一次沐休,指望妹夫陪他去接着看房,使人去李家喊,英华回说李知远去同窗家去了,体己送了嫂子两瓶桂花香露,送了两个侄女一人一瓶茉莉香露,就叫来的人捎回去。
王耀祖倒是晓得他老子有意给几个穷学生送年货的事,李知远给穷学生送年货,他一个人懒得出门,就在堂屋看书。黄氏收拾了几日家当,东拼西凑也凑不齐正月回娘家的礼。恰好英华送了四瓶香露。这个香露的价钱她是晓得的,一瓶差不多也要四五十两银,贵在其次,最主要东西难得。若是将了这四瓶香露到府城换钱,送礼之余还能落些钱给女儿们做几身新衣裳。黄氏就把这四瓶香露拿给王耀祖看,说:“英华妹妹送来的,京城里卖四五十两银一瓶的贵货呐,你帮我将去府城卖掉,换些银子备些礼,正月我们回富阳脸上也好看。”
“回黄家?回去做什么?”王耀祖恼了,冷笑道:“你还想着把玉珠和雪珠许回黄家去?我告诉你,想都别想!”
“不许就不许,你那么大气做什么?”黄氏也恼了:“黄家是我娘家,也是你舅舅家。亲上做亲也没什么不好。”
“我的女儿光念书就花了我爹多少钱!”王耀祖把手里的书用力一摔,“她俩光学费就够两副体面陪嫁,你让我女儿嫁到富阳乡下守着黄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外甥侄儿过日子,我呸!休说我不同意,就是我爹和柳氏继母,也不会答应。”
“亲生的女儿,许哪个不许哪个,亲爹亲娘怎么就做不得主了?”黄氏甚是想把女儿许回娘家,说话就不似平常软和,“嫁回去,守着亲外公外婆是祖父母,谁能委曲她们。”
她两口儿吵架,就忘了女儿们就是住在隔壁的,玉珠和雪珠把爹娘的争吵一句不落听在耳内,雪珠还小,玉珠过完年就喊十四了,说懂事不不大懂事,说不懂事,她也晓得成亲是女人一辈子最要紧的大事。玉珠正经读了两年书,相与的多是高官显宦人家的女孩儿,虽然她还没有想过要嫁什么样的男子,但是她更加没有想过嫁给黄家的表兄。黄家虽然有族人做官,可是她亲外祖父的几个孙子,读书都不怎么用心,她才不要嫁呢。
玉珠这几年跟祖父母和小姑姑亲近,爹娘为着她的亲事吵嘴,她觉得和祖父母说不大合适,倒是可以和小姑姑说一说,问小姑姑讨主意。所以她就开箱子取了一本绣样,走到祖父的书房里和祖父说要给小姑姑腹里的孩儿做件小衣裳,想问问姑姑喜欢衣上绣什么花样,央祖父使人套车送她们去小姑姑家。
王翰林哪里晓得孙女心里曲里拐弯的心思,真个叫老田妈送玉珠和雪珠去英华那边耍。玉珠到了姑姑家,一看英华身边全是自己人,就把事儿和小姑姑说了,一边哭一边举着手发誓说:“我和雪珠都不要嫁回黄家去,那几个表哥没有一个是好的。”

第167章 年难过下
玉珠哭的可怜。雪珠虽然还不大懂事,可是嫁到黄家去要做什么她是看得见的。那些表嫂们要侍奉两层婆婆;还要轮值督厨;一人只得一个婆子一个使女服侍;差不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还要做自己那一房的衣裳鞋袜;等闲不得出门。最苦的是手里都没有钱;想买点什么还要问丈夫讨要;要看婆婆脸色。这种乡下地主家儿媳妇的日子,若是没有得比较;她们还不觉得难过。可是现放着她们自己的娘是极让黄家表嫂们羡慕的榜样,祖母是不要娘立规矩的,娘的日子过的不要太快活。
孩子们的衣裳鞋袜什么的,祖母和姑姑不声不响就替她们打理好了,她们两个的学费一年几百两,极少要念三四年,光学费就足够她们姐妹两个打两副最体面的陪嫁,银子全是祖父祖母掏,大事小事何消她爹娘烦神过?小姑姑还把自己的陪嫁匀给她们了,哪怕爹娘一文钱也不给她们添,她们的嫁妆也足够体面,嫁给家世相当的人家足够了,她们过和娘一样的日子不好吗?为什么要嫁回外婆家去!雪珠想到表嫂们的苦,轻轻扯着小姑姑的衣袖,也哭起来。
怎么就哭起来了?英华愣了好大一会,哭笑不得,把两个侄女儿哄到第一进东边的书房里坐。书房向阳的那边大窗户上贴着雪白的窗纸,太阳照进来又亮又暖和。地下还摆着一个铜火盆,通红的炭边还有个架子,架子上顿着一只铜壶,壶里的热汤冒着热气呢。英华把两个侄女让到火盆边坐下,叫人打水来与她们洗脸,安慰她们:“你们的爹爹不是也不乐意把你们许回外婆家吗?他不乐意,你娘说了不算的。”
“可是……”玉珠吞吞吐吐的说:“爹最听太外婆的话,太外婆要是发话让我们嫁回去,爹一定会听的。”
“别怕。”英华给抽泣的雪珠擦眼泪,“咱们多能干哪,你们的爹爹舍不得的。”
“娘都和爹吵架了,非要把我们许回外婆家。姑姑,我不要。”雪珠一边抽泣一边说:“我不要做乡下地主婆,一辈子困在二门以内不得见人,太苦了。”
“不会的,不会的。”英华拍雪珠的背,笑道:“等一会小姑姑送你们回去,就去劝一劝嫂嫂好不好?要过年了,眼睛哭肿了怎么走亲戚呢?”
雪珠极是听话,就不哭了。杏仁带她到一边去重给她洗脸,替她梳头。王姑太太婆媳两个被淑琴的娘家接回去暂住,李知远公中送的礼和送陈家是一样的。但是英华心中很是敬爱她这个姑母,有心再送点什么给她老人家,方才正在思量呢,她就和玉珠闲话,问她:“你们学里教送礼没有?”
玉珠点点头,道:“教了。小姑姑可是要打点送谁的礼?”
“送姑祖母啊。”英华故意装为难的样子说:“可是姑祖母现在住在文才舅母娘家,这个礼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