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到时候难免生出发丘印归属权的争端来,恐怕曹沝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将其交还到绿水的手上了……这种可能只在正南的脑袋中一闪即过,其中的麻烦虽然让他有点头痛,但那毕竟是以后才需面对的事情,与当下的这番遭遇如何善终比起来,他自然更愿意承担前者的麻烦,也不想在此受到图瓦人的勒索和恐吓——只是不知道绿水什么时候会带人前来解救,他们又能不能坚持那么久的时间呢?正南心烦意乱的时候图瓦族长却没闲着,他从曹沝手上接过锦盒后将其擎在手里,左右上下地仔细打量了一番,却始终没有将盒子打开看个究竟,过了好一阵才开口道:“老实说我的先辈也只是扩廓帖木儿将军的手下的一个千夫长而已,那时就不曾亲见过这个宝物,更别说现在包括我在内的这些泛泛之辈的族人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盼着这东西能被人从流宫中取出来,不过所有先于你们尝试的人都是有去无回,我想那大概是先祖将流宫建造的太过于凶险的缘故,好在最后还是等到了你们这几个能人,终于能一解笼罩在我们全族头顶的诅咒,如果非要说感谢的话,那也该由我来感谢你们才对……”图瓦族长说着将锦盒交还到了曹沝的手上,继续说:“既然如此,你们随时都可以带着这件宝物离开我的部落了,等一下我会派几个猎人一路护送你们回到乌斯季巴尔古津镇去——还有,这个小兄弟随身携带的那块石头也在这里,你们一并都拿走吧……”



正文  第91章 破咒
更新时间:2011…02…22 23:00:00 本章字数:3124

曹沝、正南、Shining和青山在“哇啦”的引导下从图瓦部落里出发,一路向南直朝乌斯季巴尔古津镇的方向行进而去。正南在这次北海之行中有过几次将复杂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的经历,但这次却是反过来把简单的事想得过于复杂了。原来图瓦族长并没有向曹沝索要发丘印,而是只想确认它已经被他们弄到了手而已。在正南被从山洞中带出来之前,族长曾跟曹沝等人讲述了族内的一个秘密,也就是他所说的那个“诅咒”的来历。正如山洞内的壁画记载的那样,这群图瓦人的祖先是被王宝宝留在这里守墓的军士的后代。然而自流宫落成之日起,千余人组成的部落里就总是发生或大或小的“意外”,小则损失牛羊马匹,大则伤及数条人命,总而言之就从未得一年半载的清静安闲。正因如此,经历了几百年的世事变迁,部落不仅没有因此而繁衍壮大,反而越发人丁凋零了,直到近代以来就只剩下百余族人还在苦苦支撑,甚至还与其它三个经历同样命运的同宗部落也渐渐失去了联系,想来他们大概已经是凶多吉少了……一百多年前从内地来了个姓张的江湖术士,在图瓦部落里住了不少时日,走之前特意跟当时的族长有过一番长谈,直到那时族人才知道了自己多灾多难的原委,原来竟是拜这锦盒中的宝物所赐。张姓天师告诉族长说他其实是个摸金倒斗的手艺人,不过早已经退隐江湖,现在正处在游历四方的状态当中。因为早就听说了关于北海流宫的传闻,此次远涉山水来到此地就是想实地亲睹为快。他这几天走访下来也的确看出了些门道,眼见着图瓦部族人人谦和且颇讲待客之道,想到他们数百年来饱受诅咒之苦心生不忍,便将自己所知择其要点告知了老族长。他说:你们先祖建造的这座流宫可谓是深得汉人阴阳风水的精髓,在并无龙脉的北海之地竟能凭借人力硬是自创了条“双离乾龙”的格局出来,并且还动用天象之力驱动运转整座墓室的移动,可谓是同类墓穴中的扛鼎之作了。然而我夜观其形,发现其内地宫沉浮无度,正位虚空,似乎根本就是个无主之穴……原本这样不算什么大事,在我们中原地区历来就有广布疑冢或者衣冠冢的传统,但问题就在于流宫的建造与它们都有不同——其内阴气极重,且早有外泄的迹象,我估计可能是因为在当初建造完工之后不仅做了不少牺牲和陪葬,还使用了某些诸如将活人刨心挖肝后做成活体僵尸等早已失传的巫蛊秘术,在此种情形下如果墓中有墓主的尸骨倒还好,如若不然,积累的阴气则会因无主而四处游动,为害一方。见图瓦族长对他的话语不甚明白,张姓天师继续说:简单的说就是陵墓中的僵尸原本是为了保护墓主的目的而设,墓主的尸骨原本就不复存在的话,那这些阴气就会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再有所外泄的话,就可能会对周边的人畜形成威胁了——我看你们部族人丁稀疏,大概就是一直都在深受其害吧,照这个样子下去,估计不出百年就会有亡族灭种的危险,族长您还是需要趁早着手准备为宜,免得落个横死的下场……老族长略学过一些汉语,对张姓天师的话虽然未能全懂,却仍旧还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思忖再三后好像下定决心一般,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他就带着族人迁徙到别处好了。张姓天师摇了摇头道: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一般的阴气外泄随着时间的延续总归会归于平静,但我看这流宫笼罩在一片黑云之下,似乎是经年累月不息之兆,想来必定是里面有某件镇邪驱鬼的宝物,将死在古墓中的冤魂游鬼折磨得够呛,这才会激发出它们的怒气,贻害到了你们的部落,除非将此恶咒破解,不然即便你们逃到天涯海角,仍旧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图瓦族长听他说到这里不免警觉起来,问他对这流宫究竟知道多少?张姓天师也不隐瞒,直说其实他知道里面有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但并非如外界传言的那样是传国玉玺,而是由玉玺崩落的一角制成的一枚古印——说它价值连城可能言过其实了,因为这个东西对于旁人来说或许不值一文,但在他们摸金一脉看来却是个驱鬼辟邪的至宝,只不过他此行并没有打它的主意,因为他之前已经金盆洗手,发誓永不会再踏入任何一个古墓了……老族长将信将疑地问:那到底要如何才能破解诅咒呢?张姓天师道:说来简单做起来难——只要有人把那宝物从流宫中取出,这股阴气自然就会散去了,不过有这本事的人实属世间难找,恐怕在短时间内你们还要深受其害,看在你我投缘的份上,我不妨为你卜上一卦,看看这劫数究竟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老族长心想也好,可眼看着张姓天师没有随身携带有任何可以用于占卜的器具,不免心下起疑,却见对方只在地上随意折了三五根青草,随即信手一撒,细长的绿叶便在空中飘转了几下后重又落回到了地面……图瓦族长早些年也算是见过些世面,不过这还是头一次见有人竟然用青草来占卜,心里琢磨着若是树叶还有阴阳正反之分,这青草的叶子两面哪有什么区别,怎么可能据此进行占卜呢?可转眼他就发现了其中的玄妙之处,原来叶片沿着中轴的脉络略微向一面弯曲,这么小的角度如果不认真看的话一般人是根本分辨不出的,如此说来,眼前这位天师并非是欺世盗名之辈,反而着实有些本事呢!族长正这样想的时候忽然见张姓天师眉头紧锁起来,兀自伸出食指在每片草叶上一一拂过,最终才好像确定了占卜的结果,叹了口气后对族长摇了摇头。图瓦族长见他这幅表情心下已经凉了半截,不过还是追问他到底有没有救?“按照大衍之数的卦象来看也并非是个死局,自此之后大概数十年内会有两个能人做出尝试,不过成功与否就未可得知了——这古墓内的布局如此玄妙,要想将宝物取出不仅要借助勇气和智谋,还需好运相伴左右,两者缺一不可,却仍旧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正是所谓的‘吉凶生于动作之始,成败在乎决断之中’,此中的诸多隐情实乃天数,不可轻易泄露,要说起来万事尽在天道周始、循环往复,我等俗人能做的也就只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而已,凡此种种,不说也罢……”图瓦族长对张姓天师的这番话则是全然不懂了,不过听他的意思这其中似乎还有不能泄露的天机,再三恳求他据实相告却终被拒绝后,只好将他的话一字一句的铭记于心,只希望日后自己或者后人能够参悟其中的玄妙,借此破解困扰本族数百年之久的这个诅咒……张姓天师临走的时候忽然问老族长可听说过四柄蒙古短刀的事?老族长告诉他,自先辈倒是流传下来了这么一种说法,在族内也算得上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了,说的就是当年扩廓帖木儿将军营建流宫的时候曾经在里面留下了四将九尉作为守卫,而四将的佩刀上记录了流宫的地图,不知因何流落到了外面,因此这几百年来才会有人借助短刀上记录的信息循迹而来,不过大多数都是有去无回,仅是在我当族长的这些年里就曾先后为六个盗墓的收过尸体了。想来他们当中如果有一个成功的,或许我们的部族就不用在此受苦了,不知道在老夫有生之年是否还能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了——对了,您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张姓天师立刻摇了摇头,说:如果单是依靠四把短刀找到这里未免过于麻烦,我另有更加容易的办法。之所以忽然想到这点是觉得这古墓中的阴气似乎与这四柄短刀存在某种联系,你以后若是有机会见到这些短刀的话,务必将其收起藏好,不要再让他落入旁人之手了,免得害了那些本事不大的同行再来送命……图瓦族长自然是满口答应,待到张姓天师离开之后这才在自己的箱底翻出了两把短刀,琢磨着如果一切都依照那个姓张的话而将它们收藏起来的话,哪里还会有人来此地尝试从北海流宫中取出宝物呢,虽然对害人性命这事有些于心不忍,但为了整个族群的延续也就只能自私一点了。于是他便命令族内的一个小伙子带着它们去一趟中国,将其转卖给了东北的古董贩子,只希望有朝一日四把蒙古短刀能够重又聚首,指引着如同那位张姓天师一样具有真本事的人前来北海一破诅咒……



正文  第92章 宝印失窃
更新时间:2011…02…23 03:00:00 本章字数:3947

百余年前的那个图瓦老族长派一个族人跑到了中国的东三省境内,将两把记录流宫信息的蒙古短刀卖给了古董贩子,其后随着时光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短刀也几经辗转,直到最近才终于到了曹沝的手上。曹沝原本年事已高,不想再以身涉险地干这种点灯摸金的买卖,但发丘印的诱。惑实在太大,对于任何一个资深的手艺人来说都是无从抵挡的,于是便下定了决心,立时北上多方打听起另外两把短刀的下落。然而几个月下来却没有任何收获,就在他犹豫着是不是要放弃的时候,被他安插在潘家园的眼线回报说有个叫正南的老板从老蒙古的手上收来了个东西,应该就是他一直要找的短刀了。与得到短刀的下落比起来,曹沝在听到正南这个名字时更为震惊。据他所说,当年他和正南的父亲正衡是誓同生死的结拜兄弟,只不过后来因战乱而分开,解放后倒是通过几封书信,到了文革的时候正衡因为身为“封建主义牛鬼蛇神的余孽”而饱受冲击,在一次次的批斗中终被拖垮了身体,刚熬到平反就再也无力支撑下去,撇下还在牙牙学语的正南撒手而去了……曹沝说正衡在临终前曾写信将正南托付给他,可当时大陆刚刚开始拨乱反正,与香港的交流还在起步阶段,曹沝在收到信后倒是立刻准备北上,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