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寿夫师团和中岛贞雄第十八师团沿宁国和芜湖公路推进,以切断中国军队沿江向西的退路;国崎支队从广德经郎溪和太平渡江,攻占浦口,以截断中国军队的后路。日军企图从东南北三面合围南京,占领中国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战局的演变,使蒋介石筹建了多年的吴福线和锡澄线国防工事,丝毫没有起到阻止日军前进的作用,迫使他急于解决南京防守的问题。蒋介石在上海失陷两天后,连续在他的陵园官邸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

第一次会议只有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和刘斐等几个人参加。

湖南人刘斐时任大本营作战组长,首先发言。他说,日军利用淞沪会战后的有利形势,以优势的海陆空军和重装备,沿长江和沪宁、宁杭国道等有利的水陆交通线前进,机动性大,后方联络非常便利。南京处在长江弯曲部内,地形背水,日本海军可从江面封锁和炮击南京,日本陆军也可在芜湖截断中国军队的后方交通线,日本海陆空军协同攻击,南京将处在立体包围的形势下,想守也守不住。为贯彻持久抗战方针,应避免在初期被日军强迫决战。应该以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争取时间,掩护后方部队的整补,进一步实行全国总动员,争取在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刘斐又说,毫无抵抗地放弃首都是不行的,应该作象征性的防守,但不应投入过多兵力去争一城一地的得失,适当抵抗之后,就可以主动撤退。兵力不要超过十二个团,顶多十八个团就够了,部队太多,不便于机动。

大本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首先表示支持刘斐的意见,何应钦和徐永昌也表赞同。他们说,上海到南京,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军队主力在淞沪会战中消耗太大,恢复战斗力需要假以时日。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也主张不作“无谓的牺牲”。蒋介石在总结时说,刘斐的看法很对,但南京是国际观瞻所系,守是应该守一下的,至于如何守法,值得再加考虑。对上海作战中损失严重的部队,应该一律调到后方整补。

蒋介石的态度虽然是模棱两可,但他决定把在上海作战中受损严重的部队调到后方整补,与象征性防守南京的方案是吻合的。

过了两天,蒋介石又召集第二次高级幕僚会议。参加的人比上次稍多,除了何应钦等人,还有唐生智和谷正伦。湖南人唐生智情绪激动,主张南京非固守不可。他说,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但是,刘斐坚持上次的意见。这两个湖南人发表了迥然不同的观点。而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奉命向广德、安吉和宁国一带退却,陈诚和顾祝同都到皖南一带部署部队的整补工作去了。蒋介石在这次会上仍然没下定论,只说:“孟潇的意见很对,值得考虑,我们再研究研究罢!”

又过了一天,晚上接着开第三次幕僚会议。唐生智仍然坚持要固守南京,蒋介石明确表示同意。他问道:“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没有一个人作声。唐生智最终打破沉寂,信誓旦旦地说:“委员长,我愿与南京城共存亡!”蒋介石说:“很好,就由孟潇负责。”他又望着何应钦说:“就这么办,有什么要准备的,马上办,可让孟潇先行视事,命令随即发表。”

第二天,唐生智走马上任,卫戍司令部设在鼓楼百子亭附近的一幢两层楼房内。他委任罗卓英和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一时间,唐生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外记者纷纷采访他,请他谈谈对抗战的决心。唐生智说:“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战争不在今天结束,而是明日继续(2)

蒋介石确定了固守南京的方针,又决定迁都重庆。那时,日本空军已对南京进行过三次空袭,国民政府各部门已纷纷迁往武汉,只有少数人还留在南京。蒋介石为了避免日机轰炸,住在中山门外四方城旁边一幢极小的房屋里,只有两间小房,吃饭、会客、办公都在一个小房里。汪精卫住在中山陵园自己的别墅里,当他得悉前线部队已撤离吴福线,日军已沿太湖南岸西进,就乘船去汉口了。

11月25日,蒋介石下达保卫首都的作战序列,共计七个军、十四个师及配属单位。这十四个师中,除徐源泉的第二军团是刚从武汉调来,其余大部分是淞沪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队,伤亡较大,来不及补充和休整。

蒋介石批准的作战方案,将防守重点摆在镇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的汤山镇和淳化镇。防御地带由三线组成:第一道防线从南京以东和以南外围山地的三江口至板桥镇,第二道防线从八卦洲南岸的甘家巷、西善桥到江心洲对岸,最后的防线就是南京城。

按照唐生智的部署,徐源泉第二军团两个师,防守南京以东的龙潭至汤山附近一线正面;叶肇第六十六军两个师,防守汤山至淳化镇以东一线正面;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两个师,防守淳化镇至板桥镇和江心洲一线;王敬久第七十一军和邓龙光第八十三军防守镇江;孙元良第七十二军防守城南中华门、雨花台和黄山顶;宋希濂第七十八军部署在城北的幕府山、下关、和平门与玄武湖地区;桂永清的教导总队防守城东中山门外至玄武湖一线;萧山令的两个宪兵团防守城西莫愁湖、清凉山和草场门一线。

以上各部队仓促进入新的防区,其中第二军团第四十八师,在南京保卫战打响以后,才于12月7日从汉口到达南京。

12月2日上午,蒋介石得到一条令人沮丧的消息:布鲁塞尔九国会议成员国,竟然没有一个同情中国,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出面制止日本,或促使日本放宽和谈条件。傍晚,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来到黄埔路官邸,对蒋介石说:“现在日本人和谈的要价更高了,近卫内阁有些人说,一定要叫中国人丢脸,你们还是赶快撤出南京吧!”

蒋介石脸色铁青。他对九国会议寄予的希望,现在成了肥皂泡。他心情沮丧,原先对固守南京的一点信心,现已灰飞烟灭。他决定马上离开南京。

7日,他和宋美龄来到百子亭唐公馆,向唐生智告别。唐生智正在召开师以上军官作战会议,见蒋氏夫妇来了,连忙带头鼓掌,请蒋介石训话。蒋介石为大家鼓了鼓气,博得一片掌声。他说,云南的部队已经在开拔途中,只要大家死守下去,他很快就会亲自率领强大的军队来解围,歼灭入侵的日军,光复国土。唐生智代表守城官兵,向蒋介石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蒋介石拉着他的手说:“孟潇,我代表政府感谢你!”

“委员长放心,保卫南京是军人职责,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后退一步。”唐生智信誓旦旦。

门口的轿车发动机响了,蒋介石和众人告别,唐生智把蒋氏夫妇送上轿车,挥手告别。轿车开出唐公馆,直奔光华门机场。转眼间,飞机冲上云霄,在南京上空绕了一圈,向长江尽头飞去。

唐生智给交通部长俞飞鹏下了一道命令,叫他撤掉下关到浦口之间的渡轮,禁止任何部队和军人从下关渡江。他还命令浦口的胡宗南第一军制止军人从南京向北岸渡江,如有不服者,可以开枪射击。

蒋介石离开南京之前,南京保卫战已于5日拂晓在句容打响。日军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沿京杭国道,前进到句容和汤山镇之间,遭到守军猛烈抗击。这一线阵地上有两支粤军,一支是叶肇军,另一支是邓龙光军。两个军一共四个师,其中三个师刚从淞沪战场撤到这里,实际人员伤亡过半。另一个师刚从武汉调来,地形不熟,放下背包,工事还没来得及挖,日军就上来了,他们只好仓促迎战。

开战的枪声响过,叶肇在望远镜中见日军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多,稍稍松了口气。他设想在句容附近布置一个“口袋阵”,全歼这股日军。于是,他命令第四七八旅旅长喻英带两个团上去,包围日军。他们打到中午,兵力不足,一批日军突破了包围圈,喻英命令部下拼刺刀,把他们堵住。不料大批日军蜂拥而至,喻英旅且战且退。傍晚,喻英的两个团被日军反包围,水泄不通,任凭左冲右突,也冲不出包围圈。第二天中午,叶肇想叫这两个团向西南突围,可是命令无法传递。邓龙光军闻讯赶来增援,打了半天,又引来大批日军。叶肇派两个营去传达命令,却无法插入日军包围圈。邓龙光军在西南方向攻击,日军掉转枪口攻打他们。邓龙光军渐感不支,向土桥方向且战且退。这时,日军包围圈内的喻英旅两个团寻机向西突围,日落西山时,终于冲出包围圈。

两支广东军且战且退,日军紧追不舍。他们退到汤山,见机向日军发起攻击,途中与日军相撞,很快绞杀在一起。喊杀声、惨叫声和枪械撞击声响成一片,杀得天昏地暗。双方投入兵力越来越多,白刃战持续了一个小时,日军的坦克和骑兵上来了,叶肇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在中山门外的孝陵卫布防。

孝陵卫距南京城只有五里路。叶肇考虑到距城太近,日军一个冲锋就能攻入城内,便派出一支工兵队隐蔽在孝陵卫前面的其林门,阻击迟滞日军攻城。十人组成的工兵队伍乘夜出发,走了不久,发现对面来了一队人马,便喝问一声:“什么人?”

战争不在今天结束,而是明日继续(3)

“自己人!”对方说的是中国话。

工兵以为是自己人,又问:“哪部分的,口令?”

“啪!”对方开枪打倒了一名中国工兵。原来这是一支日军侦察队。

工兵小分队迅速散开,向对方射击。一阵枪响后,中国工兵倒下四人,剩下的六人端起刺刀,向日军扑去。日本兵用的是匕首,显然是处在劣势,两个回合就倒下七人。剩下十三个日本兵对四个中国工兵,日本兵见刺刀寒光闪闪,不敢贸然攻击。中国工兵突然向日本兵开枪,十三个日本兵全部中弹。

中国工兵消灭了日军,便稍事休息。刚刚躺下,后面又上来七八个日本兵,用匕首刺倒三名中国工兵。剩下的一名中国工兵翻身起来,端起刺刀向日本兵刺去,一刀接一刀,一连刺中几个。其余的日本兵向他围拢,他一边后退一边开枪,将最后五个日本兵击毙。战斗结束,他筋疲力尽,躺下喘气,地上突然蹿起一个黑影,把匕首插进他的胸膛,他惨叫一声,昏死过去。那个黑影是躺在地上装死的日本兵,他拔出匕首,坐在地上,开始抽烟。香烟火光在黑夜里忽闪。受伤的工兵苏醒过来,看到火星,咬牙忍痛爬起来,扑向抽烟的日本兵,竭尽全力,死死卡住他的脖子,直到把他掐死。他自己又昏死过去。

这个勇敢的中国工兵名叫李茂林。天亮时,守军巡逻队发现了他,将他抬回城里抢救。

句容战斗打响的第二天上午,俞济时军的王耀武第五十一师在南京通济门外的淳化和上坊一线,与日军吉住师团接火。

山东人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毕业生,属于蒋介石一向重用的“少壮派”。他的上司俞济时则是蒋介石的嫡系,当过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这次南京保卫战,蒋介石不惜动用精锐部队,把俞济时军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