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利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在该上层建筑顶部平台后方高高矗立着1座巨大的锥形塔桅,其上装有2部重要的设备:顶端装设的是1部“顶舵”或“顶板”搜索雷达⑥,中间部位装设的是1部“前门”火控雷达,前者主要用于对空对海搜索和跟踪引导舰载直升机,后者用于对SS…N…12舰舰导弹进行跟踪和提供指令制导。此外该塔桅顶端装有敌我识别器,塔桅底部还装设有卫星通信大线。 
  在中部上层建筑前端平台上设有另外2部“椴木棰”火控雷达,用于对舰中部两舷4座30毫米近防炮进行控制。而在该上层建筑的桅杆(后桅杆)上则设有1部“顶对”对空搜索三座标雷达⑤,该雷达具有探测183千米外2平方米目标的能力。此外,在该桅杆两侧还集中设置有各种电子战设备,主要包括“边球”、“酒桶”、“钟钳”等,用于控制诱饵发射系统,实施电子对抗或干扰敌方掠海飞行的导弹。 
  在后桅杆的后面有2个巨型烟囱,烟囱呈长方形,长约10米,宽3米多,高约10余米,两侧有许多散热孔,燃气轮机的进气口位于烟囱侧壁上。紧接烟囱之后是1部大型起重机④,其吊杆可收放于2个烟囱之间的空处。在烟囱和后部上层建筑之间的甲板上有一片空间,上面没有任何建筑物,仅在甲板上布置有两排圆形盖板,这就是俄海军引为自豪的SA…N…6“雷声”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⑾。该装置共有8个发射单元,对称排成2列,每列4个,每个发射单元沿圆周布置有8枚导弹,共备弹64枚。 
  前俯视图,甲板为苏俄特有的红色。 该级舰的后部上层建筑主要由直升机库②、雷达操纵室、电子战控制室等组成,机库顶部平台上设置的最显著的电子设备就是被西方称为“顶盖”的制导雷达③,它主要用于对垂直发射的SA…N…6舰空导弹进行控制,由于采用相控阵体制,1部雷达即可控制多枚导弹打击多个目标。在机库的两侧还设有另一个重要的武器系统,即2座双联SA…N…4“壁虎”全天候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⑿,共备弹40枚。该系统结构紧凑,不需要占太多空间,发射架平时收在甲板下的发射井内,作战时才利用升降机构升起。它的制导雷达就设在其上方的一个小平台上,称之为“汽枪群”,用于执行搜索、跟踪和制导任务。在机库两侧还各安装1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⒀,它们设置在上甲板之下,平时用舷窗盖盖住,作战时须打开舷窗盖后才能发射鱼雷和反潜导弹。 
  机库为半沉降式,起降平台①较小,舰尾通常只搭载1架卡…27“蜗牛”直升机,直升机降落后,可从起降平台经一斜坡进入机库内。 
  驻泊的莫斯科号 光荣级十分注重提高生存能力,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建成,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强处理,全舰由横隔壁分隔为10多个水密舱段,确保任意相邻三舱进水不翻沉,每个舱段和重要部位(弹药舱、机舱等)设置有多种消防设备,有专门的损害管制中心,重要舱室可密闭。舰内6台燃气轮机分别布置在前、后机舱内,前机舱布置2台巡航燃气轮机,后机舱内左右两舷各布置2台加速用燃气轮机。由此可见,该级舰具备了较强的抗爆炸能力、消防能力,损管能力和“三防”能力。 
  据参观过“莫斯科”号舰的人描述,舰员的居住面积已有所增加,接近同时期建造的美国舰艇的居住标准。舰上除拥有宽敞的水兵餐厅,气派的军官餐厅和医疗室之外,还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并设有桑拿浴室和游泳池。

性能特点
  舰种:Крейсера/巡洋舰/CRUISERS 
  型号:Проект1164(Пр1164)/Project 1164/Type 1164型 
  级别名称:Атлант/ ATLANT /亚特兰塔Слава/ Class/光荣
  光荣级标准排水量为9380吨,满载排水量11490吨,舰长186。4米,舰宽20。8米,吃水8。4 米;采用全燃联合动力装置作为推进动力,共装有6台燃气轮机,总功率79。38兆瓦;航速32节,续航力为2500海里/30节或7500海里/15节;舰员编制454人,其中军官62人。 
  与同时期建造的西方舰艇相比,该级舰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具有优良的舰型设计性能 
  整舰选择了对线面较丰满的线型,舰首为高干舷,有利于抗浪;舰体从首至尾对线以上显著外飘,有利于增加甲板面积,提高适航性和稳性,可降低舰艇的纵摇和升沉,舰型上还采取了小长宽比的设计方法,舰体较宽,舰长与舰宽之比约等于8。65: 1,小于同时期美、英等国设计建造的大型舰艇。除此之外,该级舰还通过设置舭龙骨和减摇鳍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舰艇的摇摆性和耐波性,其稳性和适航性可保证在所有海域、海情下安全航行。 
  光荣级舰以先进的全燃联合动力装置作为推进系统,包括6台苏联研制的第三代燃气轮机,其中4台为加速机,功率为64。68兆瓦;2台为巡航机,功率14。7兆瓦。巡航速度航行时,可使用2台巡航机工作;快速航行时,可使用4台加速机工作;在高速(全功率状态)航行时,同时使用6台燃气轮机工作,各台机器之间转换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既满足高速航行需要,又满足低速航行时节省燃油的要求,具有经济、可靠、续航力高等优点。应指出的是,俄海军使用的燃气轮机与西方使用的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西方舰用燃气轮机的可调距桨实现倒车和低速机动,而该级舰采用的定距螺旋桨,靠燃气轮机动力涡轮的特殊机构直接倒车,后者的优点是机动性好,倒车方式方便简捷,可简化传动及推进系统的结构,并易于维修。 
  备受重视的航速 
  航速在设计之初就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俄海军认为舰艇只有具备了高航速,才能快速抢占有利阵位,对敌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才可实现快速机动和规避。因此,俄海军舰艇通常较其它国家的舰艇快好几节。光荣级常规航速为32节,最高航速可达35节,比性能相似的美提康得罗加级快2节以上。其高航速主要得益于优良舰型以及它所使用的大功率推进装置。此外;俄巡洋舰在航行中燃油消耗后的空燃油舱里不加注载水,始终保持在正常排水量时航行,也是其获得高航速的一个原因。 
  携载多种武器和电子设备 
  与美国同类舰相比,光荣级的武器和电子设备数量要多得多,虽然该级舰己将武器和设备分开布置,但看上去整个舰面仍然显拥挤不堪。据统计,光荣级舰上仅防空、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的数量就达18座之多,另外还有反潜武器4座34管,舰炮7座38管。而同样庞大的是舰上设置的各种电子和通信设备,包括各种探测雷达、导航雷达、武器控制和制导雷达、敌我识别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光电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等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由于俄舰电子设备普遍体积较大,结构简单,用途单一,一种电子设备只有相应一种功能,因而配备数量必然很大,将这些武器和设备统统装到空间有限的舰上,自然会使舰面显得异常凌乱和拥挤。 
   该级舰上的垂直发射装置与美舰上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弹库不同,美式垂直发射弹库由若干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基本单元组成,导弹平行排列,发射口呈方形;而光荣级舰上的垂直发射弹库虽然每个单元装有8枚导弹,但导弹呈环形排列,只有一个发射口,呈圆形。(类似于转轮手枪那样,需要把转子部分对准枪口)其次是发射方式不同,美导弹采取的是热发射方式,即导弹发射时,由导弹本身点火脱离发射井,而俄导弹采取的是冷发射方式,即导弹发射时,由发射井内的特设装置将导弹弹射出发射口,在离舰面25~30米时,发动机才点火推动导弹飞行。和西方采用的垂直热发射技术相比,俄舰上导弹采取的垂直冷发射技术安全性高,导弹设计简单,并省去了复杂的燃气排导系统。但该技术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通用性和兼容性差。 
  光荣级巡洋舰强调单舰的综合作战能力,因而携载有齐全而先进的武器装备。舰上导弹、火炮、鱼雷样样不缺;反舰、防空、反潜攻防兼备,其对空武器主要有SA…N…6、SA…N…4对空导弹,AK630舰炮以及火箭干扰发射装置,“边球”和“酒桶”电子战对抗装置等,具有远、中、近和高、中、低多个层次的防御能力。其口海武器主要有SS…N…12反舰导弹、AK130舰炮等武器,SS…N…12导弹由于具有射程远、战斗部威力大,射速高和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对敌航空母舰和大型舰构成严重威胁,其反潜武器包括卡…27反潜直升机、舰载反潜导弹、533毫米鱼雷和RBU6000型反潜深弹等,具有远、中、近三层打击能力,AK130舰炮还具有对陆攻击能力。正是上述武器的使用,使得光荣级导弹巡洋舰成为一型作战能力极强的战舰。

武器装备
  苏联战后总共发展了三代导弹巡洋舰,第一代为肯达级,建于60年代,共建4艘,舰上主要装备有远程对舰导弹,在作战使用上主要以反舰为主,第二代为克列斯塔级和卡拉级,陆续建于60年代至70年代,共建造了21艘,舰上装备得最多的是舰空导弹和反潜武器,在作战使用上强调以防空和反潜为主。第三代为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共建有7艘,主要用于为航母护航和自行组建巡洋舰特混编队,其中光荣级作战主要在防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四个方面。 
  ●防空 
  舰上的防空作战系统主要有:8座“雷声”SA…N…6导弹发射装置,2座双联SA…N…4“壁虎 ”导弹发射装置,6座AK630型6管30毫米炮以及电子对抗系统等。
  因此,在防空纵深上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最外层(中远程)防空由8座SA…N…6导弹承担,该型导弹射程100千米,射高25~2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5~6马赫,采用抗干扰措施较多的无线电指令+未段TVM制导方式,战斗部为近炸引信与破片杀伤式,装药144千克,舰上共备弹64枚。作战时,SA…N…6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可同时发射12枚导弹拦截6个空中目标,既能够打击高空高速目标,也能有效拦截似类“捕鲸叉”低空来袭目标,抗饱和攻击力较强。
  后视 第二层(中近程)防空可由2座双联SA…N…4导弹承担:该型导弹射程1。5~15千米,射高2 5~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战斗部重18千克,可同时拦截2个目标,反导能力稍弱。有可能会被更先进的SA…N…9导弹取代。SA…N…4导弹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集搜索、跟踪、制导、发送指令为一体的“汽枪群”雷达作为其火控雷达,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可有效引导导弹拦截低空飞行的飞机和反舰导弹。 
  对于突破防空导弹的来袭目标,可由舰上装备的6座AK630型6管30毫米防空速射炮拦截。该炮有效射程8。1千米,每座炮射速达4000~5000发/分,弹头为杀伤爆破燃烧弹或曳光穿甲弹,全炮具有发射率高、可靠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从这种火炮的射速、口径和布置数量看,其作战效能无疑高于美国的“密集阵”及其它西方的近程防御系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有效的舰载点防御武器系统之一。 
  舰的未端防御将由电子战设备实施:舰上电子战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