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5章 茶馆发威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王家也算是脱胎换骨。
  王洛湘虽然是个女娃娃,也要跟着白氏学习女红认字,至于王宁泽,小家伙要跟着老爹练武,起早贪黑,小脸蛋都晒红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天休息,跟着哥哥出去玩,王宁泽兴奋地拍巴掌。
  王宁安给弟弟找了件淡蓝色的箭袖,明艳的色泽,配着好看的脸蛋,显得越发鹤立鸡群,骄傲得像是小公鸡。有些家长总喜欢贪图方便省事,弄些蓝黑色、土黄色的衣服,把好好的孩子打扮得和小老头似的,王宁安觉得非常不可取。
  他牵着光鲜亮丽的弟弟妹妹,出了家门。
  一路上不断有人热情打招呼,和以往果然不同了。卖糖人的主动塞给他们大凤凰,卖枣子的塞了一把大枣。两个小家伙礼貌接过来,王洛湘会从弟弟肩头的钱袋子拿出几个铜板,王家的孩子是从不白要别人东西。
  “安哥,你一定要收下,要是给钱,我可和你急!”
  一个少年货郎拿着两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送到了他们手里。
  这个少年在几个月之前还是一名小乞丐,当初海丰酒楼开门,出售廉价的羊骨汤,就是他第一个来买的。
  后来每当他要到了铜板,就会来喝汤。渐渐熟悉了,就算没有钱,他帮着招呼客人,搬运东西,也会送给他一碗带着骨头的汤。
  向好有心留下他,可当时酒楼并不缺人,王宁安知道后,就把小乞丐叫到了后厨,交给他熬糖之法,还借给他两贯钱。
  钱不多,小乞丐买了三十斤山楂,五斤糖,制作了竹签,绑了草把。
  在实验三次之后,他终于熬出了粘稠的糖浆,学会了沾糖葫芦,正好赶上了寒冷的冬天,小乞丐扛着草把,上面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好看好吃,酸酸甜甜,冰糖葫芦迅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
  小乞丐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两贯钱还给了王宁安,他还用钱吧自己从里到外,洗得干干净净,穿上了崭新的衣服,还弄了件老羊皮袄。
  走街串巷,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了。
  ……
  王宁泽和王洛湘啃着冰糖葫芦,跟着哥哥亦步亦趋,来到了祥云茶馆。
  这就是外公留下来的产业,王宁安背着手看了看,见往来的人群不在少数。他随着大家走进了茶馆。
  在一处靠窗户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茶水。
  要说王宁安最讨厌的东西,恐怕非宋代的茶叶莫属了!
  也不知道哪个倒霉催的,竟然想出了如此暴殄天物的方法!
  后世喝茶,务求茶叶完整,宋人不一样,非要把好好的茶叶制成茶饼,喝得时候烤糊了,再碾成岁末,好好的茶叶变成高碎了,倒入热水冲泡,还要加入生姜、盐,蒜,甚至橘子皮……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重口味了。
  王宁安只是让伙计把茶叶碾碎,冲泡起来,勉强有些普洱茶的感脚,至于别的东西,是断然不会加的。
  他又要了四碟点心,两个小家伙乖乖坐着,闷头吃东西。
  没有多大一会儿,鼓声响起,有女子款步走上舞台,立在茶馆的中间,只是一亮相,就有无数人叫好。
  王宁安也顺势看去,却脸色一变。
  台上的女子,不到三十的模样,不算年轻,但是打扮修饰得极好,穿着近乎唐代女子,大胆奔放,胸前白如嫩藕,好大一片,不少人从她上来,眼睛就没有转移过。
  女子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十足的媚态,杏眼含情,桃腮带笑,微微欠身子,冲着所有客人施礼。
  “小女子接着讲《莺莺传》,话说这崔姑姑一心想着张生,想的是茶不思,饭不想,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凄凄凉凉……”
  甜腻的声音响起,她故意卖弄,一颦一笑,引得客人口水长流。
  尤其是她不厌其烦,把崔莺莺如何勾引张生,描述的是惟妙惟肖,配合她的语气和神态,活像一只令人作呕的母猫。还不时搔首弄姿,拿眼神挑逗下面的客人,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丑态百出,垂涎三尺,宛如群魔乱舞,不成样子。
  王宁安怒火冲天,他万万想不到,茶馆竟然会堕落到这个地步!
  王宁安不是个清高的人,他也知道有些事情禁止不了。可问题是王家刚刚得了御笔,全家正在努力往上冲,祥云茶馆有王家的股份,用的又是王家的土地,外人肯定会以为王家为了赚钱,如此下作无耻,这不是败坏王家的名声吗!
  “不要说了!”
  王宁安怒喝了一声。
  台上的女子愣了一下,随机咯咯笑起,“呦,是个小哥,是心疼姐姐了,还是想要姐姐心疼你啊?”
  女子耍俏的一眼,顿时引得所有客人放声大笑,有几个粗鲁的军汉就笑道:“原来是个雏儿!他哪里懂得心疼人啊?还是让哥哥来吧!”
  “哈哈哈,哈哈哈!”所有人放声大笑。
  王宁安的脸彻底黑了,他猛地抓起茶杯,照着女子就打了过去。
  “没脸的东西,无耻的贱婢,还不滚下去!”
  女子躲之不及,正好被砸中了脑袋,血一下子就留了出来。她像是疯了一般,大喊大叫,不少客人不干了,撸起胳膊,要找王宁安算账。
  可有人眼尖儿,认了出来。
  “别动,他是王二郎!”
  此话一出,那些军汉就好像中了定身法,一动不敢动,甚至有人悄悄后退。别人不知道,刚刚得到御笔的王家,谁能不知!
  早就听说,王家父子,一个武力惊人,一个智谋超群,都不是好惹的。
  听到了哭喊之声,何掌柜的早就跑了过来,抬头看到了王宁安,连忙迎上来,干笑道:“原来是二郎来了,有失远迎。这个月的钱我三天前就送去了,没收到?”
  “收到了。”王宁安点了点头,指着女子,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几天没来,茶馆改了青楼!你真是做得好买卖!”
  “臭小子,你说谁呢?”女子脸上带着血,张牙舞爪,就要找王宁安算账,何掌柜立刻拦住了她。
  “瞎了眼了,连王二郎都不认识了?”
  斥责了女子,何掌柜的陪着笑脸,“二郎,你也是做生意的,穷则思变吗,我看没什么!”
  “不,我看问题大了!”
  王宁安断然说道:“我们王家做生意,从来都是堂堂正正,每一个铜子都带着血汗,挣得坦然,花得硬气!弄这么个妖精,是想败坏我们家的名声吗?”
  王宁安义正词严,掷地有声,不少捧臭脚的茶客都脸上微红,不自觉低下了头。何掌柜还不肯认错。
  他微微哂笑,“二郎,这也是没法子,你会写话本,可是你把《三国演义》卖给了韩蛤蟆,放在四海茶馆说了,四海茶馆和我们祥云茶馆对对头,放着自己人不帮,帮外人,我们也是没办法,不能喝西北风不是?”
  这丫的还振振有词,王宁安当然不想便宜外人,可问题是你何掌柜算是自己人吗?自从拿大泉当十应付老娘之后,王宁安就对何掌柜一万个不放心,哪里会把韩蛤蟆请过来。而且他之前派小毛子过来,已经把何掌柜的手段查清楚了。
  王宁安心里头有数,他突然迈步走到了台上的桌子前,猛地用力把桌子举起,向下一砸,桌面被震裂,从里面滚出无数的铜子,落得满地都是。
  何掌柜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这么多钱,不至于喝西北风吧?”王宁安轻蔑道。


第56章 我真是来刷声望的
  把桌子摔开,里面的玄机终于露了出来。原来桌子下面是抽屉,每天说书的收入会从桌面上的孔倒进去,圆孔只能进铜板,没法伸进去手,抽屉锁好,每晚打烊的时候,何掌柜和账房一起拿着钥匙,打开锁头,清点一天的收入,登记造册,每月有一半分红要交给王家。
  白氏之前几次来突袭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可一个月的分红加上房租,就是不到五贯钱。
  奥妙就是在抽屉里加了一道隔板,这样倒进去的钱有七八成都被截住了,拿出来只有区区两三成而已,分到王家手里的钱就屈指可数了。
  想想也知道,哪怕是不赚钱的平价面馆一个月还能有十几贯,五贯钱就是拿人当猴耍!
  王宁安让小毛子观察过茶馆的客流和收入情况,因此猜测出肯定有鬼,他来喝茶的时候,假装着从台前经过,推了一下桌子,发现沉重异常,就想到了里面可能有机关。
  “何掌柜,这是怎么回事?”
  王宁安黑着脸问道。
  何掌柜拧眉瞪眼,吓得不轻,可是他眼珠转了转,突然哀叹道:“二郎,既然你看到了,我也不瞒着。做生意不易,衙门口的官差天天过来检查,看看茶馆赚多少钱,然后上缴朝廷。我要是不耍一些小人手段,光是重重赋税就能把茶馆压死。我这是对外不对内,官府的差役胥吏有多厉害,大家伙都有所耳闻。”何掌柜委屈巴巴说着,还看了看王宁安,哀叹道:“二郎,你年纪还小,这些事情未必清楚,是不是让令尊过来,我和他说?”
  言下之意,你是个小屁孩,我懒得搭理你!
  在场不少茶客也被何掌柜说动了,纷纷出言帮腔。
  他们的朴素印象里,官府差役永远都是可恶跋扈,欺压老百姓的,做生意不容易,耍些手段也是应该的。
  可是王宁安心里有数,何掌柜根本是欺负他年幼无知!
  大宋虽然商业发达,税收占财政比例冠绝古代,但并不能证明宋代商业负担沉重,恰恰相反,是其他朝代商业税收太低了!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应该收上来的都没有收上来,所以才把大宋凸现出来。
  “何掌柜,海丰酒楼上个月缴纳赋税八十贯五百文,不差一丝一毫!王家清白做人,老实经营。陛下在不久前赐下御笔——世代忠良!王家上下秉承祖先教训,感怀圣人勉励,不敢说一心报国,也要做到问心无愧。经营纳税,是每个人的本分。看到差役征税,从手里拿钱,就心怀不满,可是不要忘了,这些钱花在哪了!据我所知,朝廷岁入有七成消耗在军费上面,两成用在官员俸禄以及兴修水利,赈济灾民,还有一成是皇家和宗室消耗。我们沧州是什么地方?几百里之外就是大辽铁骑,就是残暴的蛮子强盗!他们时刻想着挥师南下,荼毒中原,抢掠我大宋百姓子民!大家扪心自问,一旦蛮夷南下,首先被抢掠的是谁?就是我们!就是我们这些在边境的百姓!倘若没有朝廷的军费开支,没有禁军厢军保护大家,我们怎么放心经商,怎么安稳耕种?”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我辈子民当心怀感激,缴纳税赋,保护的是我们自己!连这点关节都想不清楚吗?小子以为我燕赵男儿,武术之乡,自古以来,就多慷慨激昂之士,就有侠肝义胆,不惧生死的猛将。燕云十六州尚在蛮夷之手,我们的骨肉同胞隔绝百年,彼此仇恨,互相残杀,华夏列祖列宗之灵,也会恼恨子孙无能!别的地方不管,我沧州首当其冲,当学卧薪尝胆之勾践,学三户亡秦的大楚。从上到下,军民一体,力抗强敌,人人以战死沙场为荣,人人以为朝廷纳税,尽忠陛下为荣!断不可贪图小利,为了一己之私,就置国仇家恨与不顾!”
  “有伤风化,靡靡之音要不得!耍奸弄巧,躲避责任更要不得!何掌柜,从即刻起,我们王家收回房产,这些年你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