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老头无所谓地点点头,也想看看梁青山这是整什么景。
  “耗子药啊?”一个人突然说道:“那这鱼要是药死了,还能吃吗?”
  周围一静,梁青山回手朝他脑门就是一下:“你脑子里装的都是糠皮吧?我还给鱼喂耗子药?我想给你喂点耗子药!”
  这是他本家的一个侄子,下水摸鱼、上树掏鸟都很厉害,就是人有点愣,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外号就叫三愣子。
  三愣子挨了打也不生气,小声说道:“也是,这么点药,水一冲就没了,也不好使。”
  “哈哈哈。”周围几个人都笑了。
  “嘘嘘!别出声!”于老头突然着急地冲几人摆摆手并小声说道,眼睛却一直盯着水面没功夫看他们。
  几人住声朝水面看去,远处一大片黑影正朝这个方向移来,几人都是摸鱼的能手,这黑影一看就懂,这是鱼群来了。
  “我的天老爷……”三愣子小声惊呼一声,手下动作却一点不耽误,刷刷几下把渔网整理好,等着于老头撒网。
  于老头紧紧地抓着渔网,目不转睛地盯着鱼群,等鱼群游到合适的位置,突然全身发力,把网抛了出去。
  渔网稳稳地落在鱼群上。
  “快快快。”于老头嚷道。
  不用他催,其他几人已经开始迅速收网。
  “我的天啊,拉不动啊!”一人笑着喊道,脸上全是激动和不可置信。
  喊得有些夸张了,拉不动不至于,就是拉得比较费劲,比想象中的要沉很多,这表示鱼多。
  往上抬网的时候是真费劲了,抬不动!加上梁青山,六个人,嘿呦了半天,才把一网鱼都拉到船上。
  渔网紧紧地攥着各人手里,没敢松。鱼很多,非常多,把小小的渔船都塞满了,一个个又活蹦乱跳的,这要是没有渔网罩着,三两下就得全蹦回河里。
  “老天爷……”三愣子看着满满一船鱼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天爷……”于老头却看着船外不知道说什么好。
  梁青山也在看着船外,一大片的黑影,并没有因为少了一网鱼而缩小,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其他几人也发现了,都张着嘴愣愣地看着。
  “快!”三愣子突然喊道:“再来一网!”
  梁青山缓缓转头,看着他:“渔网在哪呢?”
  “手里啊!”三愣子一提手里的渔网,没提起来,才想起来渔网正占着呢,倒不出来。
  真不是他傻,他从小就跟着于老头捕鱼,哪次不是收网、倒鱼、再下网的?这种渔网倒不出空来的时候,真的是第一次。
  “大山。”于老头盯着水面问道:“你往水里撒的啥啊?”
  其他人也转头看着梁青山,一脸好奇地等着他回答。
  “就是,国家最新研发的,鱼饵。”
  “哦……国家,最新,研发的啊……怪不得这么好使。”于老头叹道。
  “大队长,你太厉害了!国家最新研发的你都能整来!”一人赞道。
  “呵呵呵。”梁青山有些心虚地笑纳了。
  最好奇的问题问完,几人又盯着水面发呆,鱼群还没散。
  “啧啧啧,心疼死了。”三愣子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这要是还有渔网,还能网好几网啊!
  “想好事呢你,有渔网也没地方搁了。”梁青山道。
  众人回头看看满满的小船,确实,有鱼也没地方放了。他们现在划的就是本村最大的一条渔船了,木质的,比小舟大不了多少,能装下他们6个人和一网鱼,就是极限了。
  几人又转头,一脸惊叹与心疼地盯着水面。
  过了能有10分钟,鱼群才慢慢散了。众人有些恋恋不舍又满心激动地划船离开了。
  “大山,你这鱼饵一共有多少啊?”于老头问了个关键问题。
  其他人刷地一下都把视线转向梁青山。
  “不多,就一斤,刚才用了能有半两。”
  “好好好,好好好。”于老头连说了六个好:“那你还能借几张网回来不?”
  一个真的不够用,渔船他们村里还有几只小的,勉强能用,但是没网,要船也没有用。
  梁青山也想到这个问题,痛快地点点头。水库边上有个村子,那里的农民也是渔民,水库归他们管理打捞,跟种地一样交任务算工分。
  所以渔网多的是,大网小网都有,梁青山是没有预料到会出现刚才那种状况,不然这种小型抛网,他能一次借回十张来。
  几人把船划到村头简陋的港口,就是个伸出水面的木台子,三愣子第一个跳上平台栓好船,其他人还在紧紧地攥着渔网。
  他们也是现在才发现,网里竟然全是大鱼!两三斤以上的大鱼!其他小鱼一条没有。
  于老头仔细看着手里的渔网,这可不是大眼网,小鱼能从缝隙里钻出去,手里这张网比“绝户网”强不了多少,然而目之所及,没有看到一条哪怕巴掌大的小鱼。
  这就比较奇怪了。


第207章 于老头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鱼饵”撒下去,大鱼小鱼都疯了,拼命地朝好吃的游过去,小鱼自然是游不过大鱼的。
  而这条河里,因为连年的干旱和过度捕捞,鱼也不是很多,他们停船的位置本没有多少鱼,捕到的都是后来赶过来的大鱼。
  “大队长,你答应给我们一人一条最大的!”三愣子站在台子上,直勾勾地看着网里的大鱼说道:“随便挑的!”
  “我说话算数!”梁青山一挥手,大方道:“随便挑。”
  众人都笑了。
  笑过之后,于老头问道:“这一船鱼,你打算咋卖?卖给收购站吗?”
  梁青山立刻摇了摇头,他脑袋让枪指着才会卖给收购站……
  “四姥爷你是不是傻了,卖给收购站才几毛钱一条?卖到黑市上,这得好几十一条!”三愣子嚷道。
  于老头是梁青山的姑父,三愣子是梁青山的侄子,按辈分他得叫于老头姥爷。
  于老头瞪了他一眼:“你懂啥!统购统销,派购派消不知道吗?东西是可以随便乱卖的吗?何况是一个大队长带头去黑市!让上面知道了,他还能有好?”
  三愣子缩缩脖子,但是还是嘴硬道:“现在谁不去黑市啊,都抓抓得过来吗?再说,鱼也不在统购里面啊。”
  鱼还真不在统购名单里,在他们这里,鱼甚至连派购都不是,就是说上面没有任务,每年得交上去多少斤鱼。因为在非养殖河里,能不能抓到鱼要看运气,这个不能硬性规定。
  只有渔民才有任务。
  但是,还是因为地区特性,在这一片黑土地上,任何东西都不许私下交易,农民想卖什么农副产品,都得卖到收购站。
  明面上的~~
  梁青山看了于老头一眼,他听懂了,于老头那番话,重点只在一句上“大队长带头去黑市”!
  之前他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似乎还真不合适。他是打算卖了鱼全村平分的,那这事是绝对包不住的,村里几百张嘴呢,几天就能给他嚷得全县皆知。
  他不但要出名,还要完。
  梁青山一时也有些犯愁,他不能亲自出面,那这个事要怎么操作?
  “这事你就别管了。”于老头拍拍梁青山的肩膀:“交给我吧。”
  “姑父……”梁青山看着于老头,心里非常感动,于老头已经低调十多年了,这次是打算为了他“出山”了?
  “怎么?信不过你姑父?”于老头看着他道:“觉得我老了不中用了?”
  “没有没有。”梁青山赶紧摇头笑道:“我哪敢那!再说您可不老,就是老了也是老当益壮!”
  把这活交给于老头,梁青山是一万个放心的。于老头当年在这一片也是个人物,抗日时期,和他爸一起带领全村躲避鬼子的搜捕,愣是让全村一个人都没有被抓走。
  其他村可是都有不少人被抓到几十里外的“731”做实验的。
  后来鬼子走了,于老头就操起老本行干起了贩鱼的买卖,生意做的还挺大。建国之后,突然壮士断腕,收了一切生意回村种地。
  为这,他姑姑和表兄弟们当时都对于老头相当有意见。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人家眼光毒啊,从城里回到了农村,虽然日子苦了些,但是躲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最关键的是,躲过了“资本家”的成分,变成了光荣的“贫下中农”,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好事。
  总之,于老头在梁青山心里,形象特别高大,他一直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于老头一半的本事。把这件事交给于老头,那是万无一失的。
  “你回家上工去吧,就当啥也不知道。”于老头对梁青山说道,又转头对三愣子道:“你去把会计叫来,就说我在河边等他,让他拿着称来,其他什么都不要多说!”
  三愣子应声而去。
  “把你那鱼饵给我。”于老头又对梁青山道。
  梁青山赶紧递过去,又很乖觉道:“其他晚上我给你送到家里去。”
  “行。”于老头满意地点点头。
  梁青山走了,半晌,大队会计一脸懵懂地跟着三愣子来了。
  大清早地,让他拿着称来河边,干啥?孙会计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要不是三愣子举着于老头的大旗,他还真不想来。
  于老头在村里,特别是在老一辈人里,是相当有威望的,大家都记得他当年的“英勇”。只不过于老头全家低调了十来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记得他当年还是个人物了。
  看到于老头,又看到这一船的鱼,孙会计倒吸一口凉气。
  村里现在家家钓鱼钓疯了也没钓到几条,看看人家于老头,一出手就是一船!
  不愧是当年的“渔霸”啊。
  “于大爷,您找我有事?”孙会计弯腰问道,态度不谄媚,但是相当恭敬。但是心里转了18个弯也没想明白于老头找他来干啥,他数学好,让他帮忙过称?但是于老头数学也不差啊,做买卖的人,哪有不识数的?
  “呶,你也看见了。”于老头下巴高抬,点了点那一船鱼:“我听说现在鱼价高,就忍不住撒了几网,但是这河是大家的,有鱼我也不能一个人独占,这些卖了钱,都给村里人分了吧。”
  孙会计又是一口凉气进肚,虽然说现在是“共产主义”了,但是有几个能做到“共产”的?做到的都是被逼的……
  这一船鱼要是搁别人身上,别人肯定不会“共产”出去,这一船目测几百斤,现在放到黑市上就是几千块钱!他是舍不得,他也不知道村里谁能舍得?
  “大爷,您说的是真的?”孙会计不自觉地反问了一句。
  “要不然呢,大清早我逗你玩呢?叫你来就是让你记个账,将来给村里分的时候也有个凭据。”
  于老头说完也不跟他废话,指挥他和三愣子摘了很多芦苇叶回来,穿鱼嘴用,又亲自回村借了牛车回来,车上已经放了几个木质大澡盆。
  几人动作迅速,穿了一些又放到盆里养了一些,把一船鱼都倒腾到牛车上,赶着车赶紧去了城里。


第208章 分钱
  现在已经过了早市时间,但也不是说有东西就卖不出去了,稍微往城里走一点,进了一个居民区,一行人就被围住了。
  “老乡,卖啥的?”一个大妈看几人的装扮就知道是农村人,再看看这一车的盆和桶,心里就有了猜测。双眼晶亮地盯着车上的澡盆。
  于老头掀开车上的一个麻袋,里面装的是穿好的鱼。活的需要水养着,太沉,一辆牛车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