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十年代小美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老头掀开车上的一个麻袋,里面装的是穿好的鱼。活的需要水养着,太沉,一辆牛车拉不动,只能杀了一半装到麻袋里。
  好在现在的人不在意死的活的,没坏就行。
  “哎呦~”大妈一看这么老大的一条鱼,还是整整一麻袋,立刻惊呼一声。这一嗓子把周围路过的人也吆喝过来了,看到这情景各个激动得不得了。
  “咋卖的?”
  “5块钱一斤。”于老头道。
  “不行不行太贵了!副食品站才卖5毛钱一斤!”大妈说道。
  “那你去副食品商店买吧。”于老头道。
  “快行了。”旁边一个年轻女人对说话的大妈道:“现在还能忽悠住谁啊?大爷给我来两条!不过得给我便宜点啊。”
  “好嘞!”于老头麻利地拎出两条鱼,上称一称,6斤半。
  “30块,白送你半斤。”于老头道。
  女人高兴地点点头,飞快回家拿钱去了。她现在正在上早班的路上,哪能随身带着这么多钱。
  旁边人见此,也纷纷开始挑选起自己中意的鱼。众人的表情都很满意,这些鱼虽然被穿了鱼嘴,但是有些竟然还活着,一碰还扑棱棱乱跳,新鲜得很。
  “大爷,桶里是啥啊?”有人问道。
  “活鱼。”
  “那我要活的!”这人说完,回家拿盆子去了,顺便叫上自己家的邻居。
  就这样,没10分钟,于老头的牛车就被人群包围了。200多条鱼转瞬一空,平均每人都买了两三条。
  而这一片家属区,绝对不止100家,很多来晚的人都没有买到。围着于老头的牛车不让他走,纷纷问他下次什么时候来。
  “明天!明天早上!”于老头保证道。
  众人一听明天就来,才放他走了。
  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一车鱼卖完。
  也不是说城里人就有钱了,都是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30左右,还要养活一家子老小,每个月固定的粮食和蔬菜就要去掉一半。
  但是,他们处于一种有钱没地花的状态,什么都要票,票还是限量供应,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攒下来的布票只够做一件新衣服。
  而多职工家庭,父母兄弟都有工作,孩子又少的时候,每个月攒下来的钱就多了,几十,几百,都有可能,但是依然花不出去。
  为了这,国家在61年元旦开始甚至出了不要票的高价糖果和高价糕点,就是为了回收民间货币……
  5…20块钱一斤的糖果,3…10块钱一斤的糕点,卖得还相当好。这是封华后来看过的资料。(作者菌专门查的,史料。)
  所以现在一下子拿出30来块钱买两条大鱼,还是舍得的,特别是在这个一年也吃不上肉的时候。
  再说5块钱一斤,真不贵,粮食都多少钱一斤了?肉都多少钱一斤了?关键是有钱也买不到!现在可下看到个能吃的了,价钱还合理,哪能放过。
  于老头带着众人往回赶,车上只坐了他和孙会计两个人,其他人都在地上走着。好几个大老爷们,再瘦也好几百斤,可别把牛累坏了~
  这个时候,真说不好牛值钱还是人值钱~
  孙会计几乎是趴着的状态窝在车上,怀里紧紧地抱着刚才收来的一包钱。
  这可是3000来块钱那!3000!他几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他感觉自己现在呼吸都有些困难。
  于老头在背后拉了他一把,让他坐直了身体。
  孙会计吓得一抖,头也没回地喊道:“抢钱啦!抢钱啦!”
  吓了于老头一跳,连车周围一直处于懵逼状态的几个年轻人也让他吓一跳,赶紧朝四周看去,都是玉米地,一个人都没有。
  于老头上去就朝他背上拍了一掌:“快闭嘴吧!再把狼招来。”
  孙会计也反应了过来,闹了个大红脸。
  众人让他一闹,气氛反而轻松了一些。别说孙会计了,除了于老头,其他几个跟着来的人都没见过3000块钱,他们有的人甚至没见过在一起的30块钱是啥样。
  “我今天可下知道10块钱长啥样了!”三愣子突然说道。十块钱面值是现在最大的面值,在农村还真不常见,因为不需要。
  “那你比我强啊,我今天刚知道5块钱长啥样。”另一个人说道。他之前只见过分币,角币,就是一块两块的,都不常见。
  “出息。”于老头对众人说了一句,又转头对孙会计道:“一人给他们一张,让他们好好瞧瞧。”
  孙会计现在半点不敢反驳于老头的话,找出4张10块钱,递给他们一人一张。
  三愣子几人像接圣旨似的接过钱,翻来覆去地舍不得撒手。
  “本来说好了今天钓上来鱼,每人分你们一条最大的。”于老头对众人说道:“但是刚才那情景,鱼也没留住,就给你们算成钱吧,成不?”
  于老头卖到最后本来打算留下几条鱼,这毕竟是梁青山之前承诺好了的,不能到他这食言。但是那些卖鱼的不让,不卖就不让他们走,最后只好卖了。
  “成成成!”几人都忙不迭地点头,太成了!
  鱼他们从小吃到大,大鱼小鱼都吃过,但是这辈子都没见过十块钱,现在一下子分到了,哪里有不愿意的。
  “一人分他们25块钱。”于老头对孙会计道。
  几人一听不是十块而是25,更高兴了。
  孙会计心里非常羡慕,这一上午,就是25块钱。
  “你也有份。”于老头对孙会计道。
  孙会计一愣,接着就大喜过望,连客气也没有就笑纳了。他跟梁青山一个年纪,于老头也算是长辈,他接受起来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孙会计低头就要在包里翻钱。
  “到了家再给他们,现在就给他们,他们估计路都不会走了。”于老头说道。
  “嘿嘿嘿,还真不会了。”三愣子傻笑道。就是现在手里拿着10块钱,他都觉得自己有点顺拐了。


第209章 不是好事
  “这个钱,你们回去就不要说了。”于老头说道。
  众人都点点头。打个鱼卖个鱼就轻松地分到了25块钱,村里人都得得红眼病,争着抢着要来捕鱼。
  但是这个活,真不是谁都能干的,需要一定的技术。新手上船,别说捕鱼了,船一晃能不掉水里就是好的了。
  如果都像今天这么个捕鱼法,谁有功夫下去捞他?到时候不但帮不上忙,净添乱了。
  生活在河边,也不是各个都会捕鱼的。而抛网这个活村里会干的人就更少了,不超过10个,实在是摸过网的人有限。
  “捕鱼这个事,你们也不要大张旗鼓地说,要当个秘密一样悄悄地说。”于老头向几人传授经验,虽然这个事是瞒不住村里人的,也不打算瞒,但是怎么说就是个技术活了。
  他们要是回去直接跟家里人这么一说,就算千叮咛万嘱咐,这件事几天之内就得传遍十里八乡。
  但是如果他们回去把这件事当做秘密一样,只告诉家里的当家人或者兄弟,起码这件事扩散的时间会长一些。等其他村的人知道,没准都是冬天了,到时候他们死不承认就好了。
  但是想让别人一点不知道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世上只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透风的人。一个人两个人还好说,一群人之间是没有秘密的。
  于老头坐在车上,仔细跟几人讲解了一下回家之后应该如何说,如何做。着重交代的就是三愣子,撒谎这种高技术的活,他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于老头最后决定跟三愣子回家一趟,亲自说。
  几人回到村里,先去了大队处,让会计拿了本子和笔出来把今天的钱仔细记好,当然其中刨出了分给四人和孙会计的125块没记,于老头还象征性地拿走了100块,其他都留下给村里人平分。
  最后还剩下了3100多块钱。
  孙会计赶紧把装钱的兜子扔到于老头怀里,这玩意他可不敢拿回家,也不敢放到大队里,丢了算谁的?还是让于老头保管吧。
  天黑之后,梁青山偷偷摸摸地来到了于家。这件事他虽然要置身事外,但是他一直暗中留意着呢,今天下午上工开始,有些男人的表情就不对了,估计是知道了卖鱼的事。
  一个个沉默着,但是眼神都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梁青山见到卖回来的这些钱,也是忍不住激动。这个,这个,他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是不是得分给封华点?毕竟这都是人家的功劳。
  但是封华在此事中的作用,梁青山不想跟任何人说,哪怕是在他心中极其有分量的于老头。
  实在是,封华更有分量……
  封华已经说过不想让除他和蔡老太太外第三个人知道鱼饵是从她那里来的,如果他说出去,得罪那丫头的下场,可以参照马大炮……
  想想躺在炕上的马大炮,梁青山心里那一丝犹豫立刻没有了。
  “姑父,渔网我都带来了,后边咋办你安排吧,我先走了。”梁青山放下借来的渔网和剩下的鱼饵走了。
  今天早上于老头没问他这鱼饵哪来的,肯定是顾忌有外人在场,现在没有外人了,看于老头的表情就知道他要问。
  为了腿,梁青山赶紧跑了。
  想了想,他又转头去了蔡家。跟封华讲了一遍今天打鱼卖鱼的经过,梁青山问道:“小华啊,今天卖了3100多块钱呢,你看给你多少合适?”
  “给我3000吧。”封华说道。
  梁青山一口气没上来。
  看他似乎有些当真了,封华…_…||了一下,赶紧说道:“开玩笑的,到时候分钱的时候别忘了我就好,但是不要分到封家头上,直接给我。”
  村里分什么东西基本都是按人头分,分肉分菜,一个人定量多少,有时候大人小孩一样,有时候大人多,小孩少。
  不是按户分。一户人家有的就两三口,有的二三十口,按户分不公平。
  梁青山一口气舒了出来,痛快地点点头。
  “不过,大叔,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如果都像今天似的,甚至像你说的,一网之后还能捕好几网,那这一包鱼饵能捕到多少鱼?”
  封华也被今天的收获吓到了,她以前钓鱼,一次最多引过来十几只,没想到一把下去,会引过来这么多,有些超出她的预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梁青山之前只是简单的在心里乘以了20,毕竟今天只用了半两。但是听封华这么一说,他又仔细想了一下,20不够,一网下去还有那么多鱼没散,还能捕几网,没准得乘以30或者40;50;60……
  3000的60倍是多少?他不敢想……
  梁青山的呼吸有些急促。这么多钱分到每家每户每个人头上,太多了……
  他们村统共才100多户,五六百号人,分18万,每户1500,够他们盖起四五座土房子,两三座砖房子了。
  全村都是砖房子?太嚣张了……
  梁青山第一个就会被抓走调查,任他再怎么撇也撇不清。
  “那你说咋办?”梁青山赶紧问道。
  “分钱可以,但是不要太多,每户分个二三百块就可以了。剩下的鱼,大队直接开了大厨房,做了吃了吧。”
  有再多的钱都不如有个好身体,今年让他们分到了钱,明年人却饿死了,钱给谁花?
  但是直接把鱼分给他们是不行的,那样90%的人还会偷偷拿去卖掉,连做成鱼干储存都不行,一样会被卖掉。
  梁青山觉得这主意简直太完美,比他刚才想过的几个都好,赶紧起身又回了于家。一路上心里都在感叹,封华这是要成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